首页 > 古籍 > 庸庵笔记 > 上卷 > 曾左二相封侯

庸庵笔记

庸庵笔记

庸庵笔记采录了不少宝贵的晚清政治、经济及社会习俗等方面的资料,也记述了不少饶有风趣的遗闻轶事,既能供文史工作者参考,亦能使一般读者增加对晚清社会的了解。然而,作者作此书的宗旨在于“挽回世道人心”,“有裨经世之学”,因此书中夹杂着不少封建伦理说教、因果报应及荒诞不经之说。全书共分四类。卷一、卷二为史料,卷三为遗闻,卷四为述异,卷五、卷六为幽怪。凡例称冀是书以奖善惩恶,故书中有不少荒诞不经的因果报应类的说教故事。是书现有光绪二十三年(1897)遗经楼刊巾箱本,六卷。

庸庵笔记章节目录:《上卷》 《下卷

曾左二相封侯

书籍:庸庵笔记章节:上卷更新时间:2017-02-20
曩闻粤寇之据金陵也,文宗显皇帝顾命,颇引为憾事,谓有能克复金陵者可封郡王。及曾文正公克金陵,廷议以文臣封王,似嫌太骤,且旧制所无。因析而为四,封侯、伯、子、男各一。曾文正公封一等毅勇侯,世袭罔替;曾沅甫官保封一等威毅伯,提督李臣典封一等子,提督萧孚泗封一等男。

左文襄公之肃清甘肃新疆也,廷议援文襄公长龄平张格尔封公之例,拟封一等公爵。皇太后谓:“从前曾国藩克复金陵,仅获封侯。左宗棠系曾国藩所荐,其所用得力之老湘营,亦系曾所遣,将领刘松山等,又曾所举也。若左宗棠封公,则前赏曾国藩为太薄矣。”乃议左公以一等恪靖伯,晋二等恪靖侯。

所以不获一等者,示稍逊于曾公也。圣明烛照,纤悉靡遗,权衡轻重,适剂其平。虽前后事隔十年,而评量犹不爽铢寸若此,此其所以成中兴之业欤!余昔游京都,闻谈时事者,皆有此说,因忆而录之。

曾左二相封侯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