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古籍 > 庸庵笔记 > 上卷 > 墨吏设誓受谴

庸庵笔记

庸庵笔记

庸庵笔记采录了不少宝贵的晚清政治、经济及社会习俗等方面的资料,也记述了不少饶有风趣的遗闻轶事,既能供文史工作者参考,亦能使一般读者增加对晚清社会的了解。然而,作者作此书的宗旨在于“挽回世道人心”,“有裨经世之学”,因此书中夹杂着不少封建伦理说教、因果报应及荒诞不经之说。全书共分四类。卷一、卷二为史料,卷三为遗闻,卷四为述异,卷五、卷六为幽怪。凡例称冀是书以奖善惩恶,故书中有不少荒诞不经的因果报应类的说教故事。是书现有光绪二十三年(1897)遗经楼刊巾箱本,六卷。

庸庵笔记章节目录:《上卷》 《下卷

墨吏设誓受谴

书籍:庸庵笔记章节:上卷更新时间:2017-02-20
咸丰年间,有某刺史在遵化直隶州任,自撰一联,悬之堂皇,曰:“我如枉法脑涂地,尔莫欺心头有天。’‘然刺史黩货枉法之事,不止一端,州人皆能道之。既谢事归田,饶于资财,享林下之福者近十年。家在河南某县,适值捻寇扰乡里,刺史率其儿孙登一山顶避寇,失足颠陨,触于巨石而死,头破脑裂焉。又有某大令宰江南之青浦,欲加漕费,每石钱数百,县民不听。县令谓:“所加公费出于不得已,非以肥私橐也。”

乃率胥吏等二十人。自誓于城隍神前,曰:“办漕加费,涓滴归公。有沾染一钱者,官不能保首领以没,胥吏等皆立受显罚。”

相传青浦城隍神,乃筑堤御水,以死勤事之周太仆也。太仆生为循吏,殁为明神,廉惠最着,威灵显赫。县民素所敬信。又闻大令誓语迫切,乃各输费如数,官吏以是大获赢余。未一岁,胥吏二十人相继夭亡,大令生疡于头,日益危笃。一夕,阍者见一人,白面黑须,酷似城隍庙神塑像,手挽大令头,出门徐步而去。阍者惊愕失措,奔入询问,则哭声已举于内,大令颈烂头落而死矣。人始知漕费之多侵蚀云。

夫天网恢恢,岂能求贪墨之吏而尽殛之?然既肆其贪,复行其伪,甚且以伪济贪,则鬼神有断不能容之理。彼假誓语以欺人者,方自喜得售其术,而名利可两全也。然终至罚及其身,而名利因之两失。呜呼!贪伪之吏,亦可以知所警矣。

墨吏设誓受谴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