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国策
五国伐秦无功
《战国策》卷二十一赵策四(五国伐秦无功)
【提要】苏秦的合纵国际战略获得了一次成功,五国联合攻打秦国,只可惜没有胜利。人心思变,主帅想与秦国讲和,从而捞到封地陶邑。苏秦一定要将他的合纵战略贯彻下去,所以极力制止赵国主帅的连横举动。
【原文】五国伐秦无功,罢于成皋。赵欲构于秦,楚与魏、韩将应之,秦弗欲。苏代谓齐王曰:“臣以为足下见奉阳君矣。臣谓奉阳君曰:‘天下散而事秦,秦必据宋。魏冉必妒君之有陶也。秦王贪,魏冉妒,则陶不可得已矣。君无构,齐必攻宋。齐攻宋,则楚必攻宋,魏必攻宋,燕,赵助之。五国据宋,不至一二月,陶必得矣。得陶而构,秦虽有变,则君无患矣。若不得已而必构,则愿五国复坚约。愿得赵,足下雄飞,与韩氏大吏东免,齐王必无召也。使臣守约,若与有倍约者,以四国攻之。无倍约者,而秦侵约,五国复坚而宾之。韩、魏与齐相疑也,若复不坚约而讲,臣恐与国之大乱也。齐、秦非复合也,必有繲重者矣。后合与繲重者,皆非赵之利也。且天下散而事秦,是秦制天下也。秦制天下,将何以天下为?臣愿君之蚤计也。
天下争秦有六举,皆不利赵矣。天下争秦,秦王受负海内之国,合负亲之交,以据中国,而求利于三晋,是秦之一举也。秦行是计,不利于赵,而君终不得陶,一矣。天下争秦,秦王内韩于齐,内成阳君于韩,相魏怀于魏,复合衍交两王,王贲、韩他之曹,皆起而行事是秦之一举也。秦行是计也,不利于赵,而君又不得陶,二矣。天下争秦,秦王受齐受赵三疆三亲,以据魏而求安邑,是秦之一举也。秦行是计,齐、赵应之,魏不待伐,抱安邑信秦,秦得安邑之饶,魏为上交,韩必入朝秦,过赵已安邑矣,是秦之一举也。秦行是计不利于赵,而君必不得陶,三矣。天下争秦,秦坚燕、赵之交,以伐齐收楚,与韩而攻,是秦之一举也。秦行是计,而燕、赵应之。燕、赵伐齐,兵始用,秦因收楚而攻魏,不一二月,魏必破矣。秦举安邑而塞女戟,韩之太原绝,下轵道、南阳、高,伐魏,绝韩,二周,即赵自消烁矣。国燥于秦,兵分于齐,非赵之利也。而君终身不得陶,四矣。天下争秦,秦坚三晋之交攻齐,国破曹屈,而兵东分于齐,秦按兵攻魏,取安邑,是秦之一举。秦行是计也,君按救魏,是以攻齐之已弊,救与秦争战也;君不救也,韩、魏焉免西合?国在谋之中,而君有终身不得陶,五矣。天下争秦,秦按为义,存亡继绝,固危扶弱,定无罪之君,必起中山与胜焉。秦起中山与胜,而赵、宋同命,何暇言陶?六矣。故曰君必无讲,则陶必得矣。”
“奉阳君曰:‘善。’乃绝和于秦,而收齐、魏以成取陶。”
【译文】赵、魏、韩、燕、齐五国联合攻打秦国,没有取得成功,罢兵休战,驻在成皋。赵国想和秦国讲和,楚、魏、韩三国准备响应,但齐国不愿这样做。
苏秦对齐王说:“我已经为您会见了奉阳君李兑了。我对奉阳君说:’各诸侯国离散了合纵联盟去事奉秦国,秦国一定会占据宋国,魏冉一定会妒忌您得到陶邑。秦王贪得无厌,魏冉又非常妒忌,因此您是不可能得到陶邑了。假如您不和秦国和解,齐国肯定会进攻宋国。齐国一旦进攻宋国,楚、魏两国也必定会进攻宋国,燕、赵二国再助一臂之力。五国军队进攻宋国,不出一两个月必然拿下陶邑之地。拿下陶邑然后和秦国和解,秦国即使有什么变故,那么您也就没有什么忧患了。如果不得已,一定要和秦国和解,那么就希望五国坚守旧约。希望能由赵国和您担任联盟的领袖,和韩国的重臣一起去鼓励齐王,齐国就肯定不会召回亲秦的韩眠。您就让我来监督盟约的执行,如果盟国中有违背盟约的,就让其他四国共同攻打它。如果五国没有违背盟约的,而是秦国侵略同盟国家,五国就坚守盟约,共同抗拒秦国。现在,韩魏两国和齐国互相猜疑,如果五国不坚守盟约就贸然与秦国讲和,我担心盟国会出现大的内乱。齐秦两国如果不再次联合,那么各诸侯国要么倚重于秦,要么依附于齐国,这两个结果都对赵国极为不利。再说,诸侯国解散了合纵联盟去投靠秦国,那么秦国就能控制天下。秦国一旦控制了天下,那么还有什么诸侯国可言呢?我希望您尽早考虑这件事。
各诸侯国竞相事奉秦国,有六种方案,都对赵国极为不利。诸侯竞相事奉秦国,秦国会与齐国结盟,再与以前背叛连横的诸侯国恢复交往,这就控制了中原地区,那么就会向赵、魏、韩三国索取利益,这是秦国采取的第一个方案。秦国实行这个方案,会对赵国不利,您也最终得不到陶邑,这是其一。
天下诸侯竞相事奉秦国,秦王就会让韩去齐国任事,让成阳君执掌韩国事务,让魏怀当魏国的国相,恢复与赵、燕两国的连横阵线。同时,像王贲、韩他等人都再度被起用,执掌大权,这是秦国采取的第二个方案。秦国实行这个方案,对赵国不利,而您又得不到陶邑,这是其二。
各国诸侯竞相事奉秦国,秦王接受齐国和赵国,三个强国结成同盟以后,就会控制魏国,索取安邑,这是秦国采取的又一个方案。秦国实行这个方案,齐赵两国都会响应,魏国等不到秦军进攻就会献出安邑来争取秦国的谅解。秦国取得安邑这样富饶的地方,又和魏国交好,那么韩国必然也要倒向秦国,秦国就会拿魏国献出安邑为借口,要求赵国也割让土地。秦国这样做,会对赵国不利,而您一定不会得到陶邑了,这是其三。
天下诸侯竞相事奉秦国,秦国就加强与燕赵两国的外交关系,并联合楚国进攻齐国,联合韩国进攻魏国,这是秦国的又一举措。秦国实行这个方案,燕国和赵国响应。燕赵两国去进攻齐国,战争刚一开始,秦国就会趁机联合楚国进攻魏国,不到一两个月,魏国肯定会破亡。秦国占领安邑,堵塞女戟,韩国在太行的地盘就会孤悬于外。秦军经轵道、南阳去进攻魏国,断绝韩国的后路,包抄东周和西周,那么赵国就自然而然也被削弱了。国家被秦国削弱,军队又去进攻齐国,这对赵国不利,而您终身也得不到陶邑,这是其四。
诸侯竞相事奉秦国,秦国加强与赵、魏、韩三国的邦交关系以进攻齐国,使其国势削弱财力耗尽,而军队又分散到东边的齐国,秦国会出兵进攻魏国,夺取安邑,这是秦国采取的一个方案。秦国实行这个方案,您就要去援救魏国,这样就是拿进攻齐国已经疲惫的军队去和秦国交战,您不去援救魏国,韩、魏两国怎么能避免与秦国联合呢?您的国家正在被别人算计,您当然终此一生不可能得到陶邑,这是其五。
天下诸侯都竞相事奉秦国,秦国于是假装施行仁义于天下,复兴灭亡的国家,接续绝祀的国家,巩固面临危亡的,扶持衰弱的国家,审定无罪的君王,这是秦国采取的又一个方案。秦国实行这一方案,一定会恢复中山国和滕国。秦国复兴中山和滕,赵国的命运就会同宋国一样了,哪有工夫去考虑陶邑?这是其六。
所以说您一定不要和秦国和解,那么陶邑一定能得到。奉阳君说:‘好。’于是放弃和秦国讲和,联合齐国和魏国,以求实现取得陶邑的计划。”
【评析】苏秦用选言推理的论辩方法,一下子就说服了奉阳君。所谓选言推理就是先列举对象的所有可能情况,然后一一排除,由此得出另一相反的情况是正确的的结论。苏秦列举了各诸侯国竞相事奉秦国的六种方案、六种可能性。结果发现在这六种可能性中奉阳君一点也得不到好处,所以就排除了各诸侯国竞相事奉秦国的这一大前提。得出只有放弃与秦国讲和,还有可能得到陶邑的结论。
选言证明的优点在于能彻底消除对方的侥幸心理,将自己论点的反面驳斥的体无完肤、无立锥之地。从而自然地得出自己论点的正确来。在论辩中,这种选言证明应该多加运用。
五国伐秦无功相关文章
- 《楚王死太子在齐质》原文翻译 - - 《战国策》17至24卷 - - 《战国策》卷十齐策三(楚王死太子在齐质)【提要】苏秦,果然是战国......
- 《秦使赵攻魏》原文翻译 - - 《战国策》17至24卷 - - 《战国策》卷二十四魏策三(秦使赵攻魏)【提要】战国合纵的诸侯之......
- 《齐欲伐魏》原文翻译 - - 《战国策》17至24卷 - - 《战国策》卷二十四魏策三(齐欲伐魏)【提要】行贿受贿在古往今来......
- 《秦败魏于华》原文翻译 - - 《战国策》17至24卷 - - 《战国策》卷二十四魏策三(秦败魏于华)【提要】学问学多了如果不......
- 《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》原文翻译 - - 《战国策》17至24卷 - - 《战国策》卷二十三魏策二(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)【提要】&ldquo......
- 《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》原文翻译 - - 《战国策》17至24卷 - - 《战国策》卷二十三魏策二(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)【提要】三人成虎......
- 《田需贵于魏王》原文翻译 - - 《战国策》17至24卷 - - 《战国策》卷二十三魏策二(田需贵于魏王)【提要】毁树容易栽树难......
- 《魏惠王死》原文翻译 - - 《战国策》17至24卷 - - 《战国策》卷二十三魏策二(魏惠王死)【提要】用言辞攻克那些顽固......
- 《犀首田盼欲得齐魏之兵》原文翻译 - - 《战国策》17至24卷 - - 《战国策》卷二十三魏策二(犀首田盼欲得齐魏之兵)【原文】犀首、......
- 《公孙衍为魏将》原文翻译 - - 《战国策》17至24卷 - - 《战国策》卷二十二魏策一(公孙衍为魏将)【提要】再也没有比类比......
- 《张仪以秦相魏》原文翻译 - - 《战国策》17至24卷 - - 《战国策》卷二十二魏策一(张仪以秦相魏)【提要】机警过人的张仪......
- 《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》原文翻译 - - 《战国策》17至24卷 - - 《战国策》卷二十二魏策一(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)【提要】张仪与苏......
- 《苏子为赵合从说魏王》原文翻译 - - 《战国策》17至24卷 - - 《战国策》卷二十二魏策一(苏子为赵合从说魏王)【提要】苏秦的合......
- 《魏武侯与诸大夫浮于西河》原文翻译 - - 《战国策》17至24卷 - - 《战国策》卷二十二魏策一(魏武侯与诸大夫浮于西河)【提要】地形......
- 《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》原文翻译 - - 《战国策》17至24卷 - - 《战国策》卷二十二魏策一(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)【提要】乐羊食子......
- 《知伯索地于魏桓子》原文翻译 - - 《战国策》17至24卷 - - 《战国策》卷二十二魏策一(知伯索地于魏桓子)【提要】“将......
- 《知伯索地于魏桓子》原文翻译 - - 《战国策》17至24卷 - - 《战国策》卷二十二魏策一(知伯索地于魏桓子)【提要】“将......
- 《赵太后新用事》原文翻译 - - 《战国策》17至24卷 - - 《战国策》卷二十一赵策四(赵太后新用事)【提要】“触龙说......
- 《客见赵王》原文翻译 - - 《战国策》17至24卷 - - 《战国策》卷二十一赵策四(客见赵王)【提要】向君王提批评意见,当......
- 《五国伐秦无功》原文翻译 - - 《战国策》17至24卷 - - 《战国策》卷二十一赵策四(五国伐秦无功)【提要】苏秦的合纵国际......
- 《齐欲攻宋秦令起贾禁之》原文翻译 - - 《战国策》17至24卷 - - 《战国策》卷二十一赵策四(齐欲攻宋秦令起贾禁之)【提要】在国际......
- 《郑同北见赵王》原文翻译 - - 《战国策》17至24卷 - - 《战国策》卷二十赵策三(郑同北见赵王)【提要】本篇阐明了《战国......
- 《秦围赵之邯郸》原文翻译 - - 《战国策》17至24卷 - - 《战国策》卷二十赵策三(秦围赵之邯郸)【提要】本章中“鲁......
- 《赵惠文王三十年》原文翻译 - - 《战国策》17至24卷 - - 《战国策》卷二十赵策三(赵惠文王三十年)【提要】这是两位国家政......
- 《武灵王平昼闲居》原文翻译 - - 《战国策》17至24卷 - - 《战国策》卷十九赵策二(武灵王平昼闲居)【提要】“胡服骑......
- 《张仪为秦连横说赵王》原文翻译 - - 《战国策》17至24卷 - - 《战国策》卷十九赵策二(张仪为秦连横说赵王)【提要】张仪对赵王......
- 《苏秦从燕之赵始合从》原文翻译 - - 《战国策》17至24卷 - - 《战国策》卷十九赵策二(苏秦从燕之赵始合从)【提要】苏秦一路宣......
- 《赵王封孟尝君以武城》原文翻译 - - 《战国策》17至24卷 - - 《战国策》卷十八赵策一(赵王封孟尝君以武城)【提要】孟尝君深明......
- 《苏秦说李兑》原文翻译 - - 《战国策》17至24卷 - - 《战国策》卷十八赵策一(苏秦说李兑)【提要】李兑是当时赵国的显......
- 《腹击为室而钜》原文翻译 - - 《战国策》17至24卷 - - 《战国策》卷十八赵策一(腹击为室而钜)【提要】大臣广占良田大造......
- 《晋毕阳之孙豫让》原文翻译 - - 《战国策》17至24卷 - - 《战国策》卷十八赵策一(晋毕阳之孙豫让)【提要】聂政、荆轲、豫......
- 《知伯从韩魏兵以攻赵》原文翻译 - - 《战国策》17至24卷 - - 《战国策》卷十八赵策一(知伯从韩魏兵以攻赵)【提要】知伯即智瑶......
- 《楚考烈王无子》原文翻译 - - 《战国策》17至24卷 - - 《战国策》卷十七楚策四(楚考烈王无子)【提要】正如上文荀子所预......
- 《天下合纵使魏加》原文翻译 - - 《战国策》17至24卷 - - 《战国策》卷十七楚策四(天下合纵使魏加)【提要】运用比喻是战国......
- 《客说春申君曰》原文翻译 - - 《战国策》17至24卷 - - 《战国策》卷十七楚策四(客说春申君曰)【提要】荀子作为儒家的大......
- 《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》原文翻译 - - 《战国策》17至24卷 - - 《战国策》卷十七楚策四(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)【提要】人的语言......
- 《庄辛谓楚襄王曰》原文翻译 - - 《战国策》17至24卷 - - 《战国策》卷十七楚策四(庄辛谓楚襄王曰)【提要】“当局者......
- 《魏王遗楚王美人》原文翻译 - - 《战国策》17至24卷 - - 《战国策》卷十七楚策四(魏王遗楚王美人)【提要】这也是一个流传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