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古籍 > 战国策 > 25至33卷 > 卫人迎新妇

战国策

战国策

《战国策》(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),是一部国别体史书。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,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,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。作者并非一人,成书并非一时,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。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,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。宋时已有缺失,由曾巩作了订补。有东汉高诱注,今残缺。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,作新注。吴师道作《校注》,近代人金正炜有《补释》,今人缪文远有《战国策新注》。

战国策章节目录:《1至8卷》 《9至16卷》 《17至24卷》 《25至33卷

卫人迎新妇

书籍:战国策章节:25至33卷更新时间:2017-02-20

《战国策》卷三十二宋卫(卫人迎新妇)

【提要】这是《战国策》中少有的写普通老百姓言语问题的篇章。话语的价值不在修辞的华美上,而贵在说得恰到时候。有些人为进一句言而等了好几年,而那些无社会阅历的人说话时根本不考虑时机、处境和身份,从而只能引起他人嗤笑。

【原文】卫人迎新妇,妇上车,问:“骖马,谁马也?”御曰:“借之。”新妇谓仆曰:“拊骖,无笞服。”车至门,扶,教送母:“灭灶,将失火。”入室见臼,曰:“徙之牖下,妨往来者。”主人笑之。此三言者,皆要言也,然而不免为笑者,蚤晚之时失也。

【译文】卫国有个人迎娶新媳妇。新娘子上车就问道:“两边拉套的马是谁家的?”车夫说:“借的。”新娘子就对车夫说:“打两边的马,别打中间驾辕的马。”车子到了夫家门口,新娘子刚被扶下车,就嘱咐伴娘说:“快去灭掉灶膛里的火,小心火灾。”她走进屋里,看见地上有块石臼,就说:“快把它搬到窗外去,放在这里妨碍人来回走路。”夫家的人听了,都禁不住笑她。这三句话本来都是很要紧的话,然而却不免被人耻笑,那是因为当时还不是该说这些话的时候呀。

【评析】新媳妇话虽要紧,但她只是一个正在过门的新人,根本没有对他人指手画脚、处处逞能的资格,也没有指点他人的话语权。所以她说的话不仅别人不听,而且会遭到人们的耻笑。话不择时、不合时宜,就会显得肤浅、幼稚和不稳重。话从口出,但口是由大脑来控制的。话不择时的根本原因是个性中的逞能、虚荣和对人情的无知造成的。所以我们切忌说话脱口而出,在说话之前一定要仔细考量一番,免得引起他人的反感。

卫人迎新妇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