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感·马首桓州又懿州赏析
“马首桓州又懿州,朔风秋冷黑貂裘。”桓州和懿州不在一处,又皆地处中国之极北,体现出路途的遥远。首句系言自己听命于洪武帝朱元璋,奔劳于北方诸州。北方苦寒,故有“朔风秋冷”之感。“黑貂裘”暗用苏秦典故,表示奔波劳苦疲惫之态,也有功名未遂的意味。总之是既不得已,又不得意,于是二句已有思归息心之念头,殊不知身不由已。
“可怜吹得头如雪,更上安南万里舟。”上句“黑貂裘”还给人少壮之感,此句“头如雪”则成翁矣。黑白对照之间,不免有“空悲切”或“徒伤悲”之慨。加上“可怜”二字,又全是顾影自怜意。“吹得”二字由上文“朔风秋冷”一气贯注,意转辞连,极为自然。该是休息的时候,该是下马的时候,可诗人才刚刚下马,又立刻上船,以古稀发白之年出使安南,不禁感慨系之。正是“肃肃宵征,夙夜在公”、“实命不犹”(《诗经·召南·小星》)。
元明七绝之病往往在于“浮响”,即有唐人腔口而无唐人之凝重。这首诗则没有这个毛病。诗以南、北二字相起,意味无穷。盖原先奔波桓、懿,皆极北之边州;此日向安南,又为极南之半岛,则张夫子一生可谓天南海北之至。日前不堪“朔风秋冷”之苦,往后,瘴气暑热较“朔风秋冷”也不好受。“更上安南万里舟”,诗人虽不甚言其苦,字里行间已若不堪忧矣。高叔嗣自小有诗名,年十六而作《申情赋》几万言,公元1523年(嘉靖二年)进士及第。当时明世宗日益宠幸张璁、桂萼,璁、萼也更加恃宠仇视廷臣,“举朝士大夫咸切齿此数人矣”(《明史》卷一九六),因此,高叔嗣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为自己高材遭忌、身羸多病、客居他乡和友朋贬谪而嗟叹悲歌,作品中多有“憔悴宛笃,令人心折”、“我生岂断梗,逐处任飘沦”一类凄凉之语。他也常常以己度人,对一些朋友被贬谪深表同情,当时适逢袁永之被谪戍湖州,遂写了这首《送别袁永之》送他。
“可怜吹得头如雪,更上安南万里舟。”上句“黑貂裘”还给人少壮之感,此句“头如雪”则成翁矣。黑白对照之间,不免有“空悲切”或“徒伤悲”之慨。加上“可怜”二字,又全是顾影自怜意。“吹得”二字由上文“朔风秋冷”一气贯注,意转辞连,极为自然。该是休息的时候,该是下马的时候,可诗人才刚刚下马,又立刻上船,以古稀发白之年出使安南,不禁感慨系之。正是“肃肃宵征,夙夜在公”、“实命不犹”(《诗经·召南·小星》)。
元明七绝之病往往在于“浮响”,即有唐人腔口而无唐人之凝重。这首诗则没有这个毛病。诗以南、北二字相起,意味无穷。盖原先奔波桓、懿,皆极北之边州;此日向安南,又为极南之半岛,则张夫子一生可谓天南海北之至。日前不堪“朔风秋冷”之苦,往后,瘴气暑热较“朔风秋冷”也不好受。“更上安南万里舟”,诗人虽不甚言其苦,字里行间已若不堪忧矣。高叔嗣自小有诗名,年十六而作《申情赋》几万言,公元1523年(嘉靖二年)进士及第。当时明世宗日益宠幸张璁、桂萼,璁、萼也更加恃宠仇视廷臣,“举朝士大夫咸切齿此数人矣”(《明史》卷一九六),因此,高叔嗣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为自己高材遭忌、身羸多病、客居他乡和友朋贬谪而嗟叹悲歌,作品中多有“憔悴宛笃,令人心折”、“我生岂断梗,逐处任飘沦”一类凄凉之语。他也常常以己度人,对一些朋友被贬谪深表同情,当时适逢袁永之被谪戍湖州,遂写了这首《送别袁永之》送他。
作者张以宁资料
古诗《有感·马首桓州又懿州》的名句翻译赏析
- 可怜吹得头如雪,更上安南万里舟 - - 张以宁 - - 《有感·马首桓州又懿州》
- 马首桓州又懿州,朔风秋冷黑貂裘 - - 张以宁 - - 《有感·马首桓州又懿州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