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史
周必大传
周必大字子充,又字洪道,其祖先是郑州管城人。祖父周诜,宣和年间在庐陵任副职,因此定居在这里。父亲周利建,是太学博士。年少时就特别杰出,父亲死后,他被寄养在外祖母家,母亲亲自督促他学习。
绍兴二十年(1150),周必大考中进士,被授予徽州户曹之职。周必大考中博学宏词科,任建康府教授。周必大拜官太学录,被召去应试馆职,高宗读了他的策文,说:“是个负责起草诏书的人才。”周必大任秘书省正字。馆职恢复由朝廷诏试从此开始。周必大兼国史院编修官,拜官监察御史。
孝宗即位后,周必大拜官起居郎。直接到皇上面前奏事,皇上说:“我过去看过你写的文章,把你的近作拿来看看。”皇上当初亲临经筵,周必大奏道:“经筵并不是分析文章讲解句子的地方,想从容不迫地了解情况,增益于圣德,就要探求治理之本。”开始,左右史很久没有任命人担任,史事记载被中断、累积,周必大请求必须记下君臣们的言行举止,他日夜兼程修史,每月一次呈给皇上看。于是皇上命令周必大兼编类圣政所详定官,又兼权中书舍人。周必大在经筵侍讲,曾论及边境之事,皇上为蜀感到担忧,周必大回答说:“蜀中百姓受困苦已很久了,希望陛下颁布安抚令,要使政局稳定应减少赋税。”周必大应皇上诏令奏上十件事,都切中时弊。
周必大暂代给事中,封驳政令之失当,不任用权贵、宠臣。翟婉容对官吏进行升调时违反了有关法令,周必大竭力争执,认为不妥。皇上说:“原以为你只会写文章,没想到你如此刚强正直。”金索取讲和时的旧礼,周必大一一上奏,请求端正敌国之称呼,金国为之气沮。
曾觌、龙大渊被皇上宠幸,台谏官交替弹劾他们,一起被调任知。。门事,周必大与金安节不书写备案录黄,并奏道:“陛下对于政府侍从,想罢就罢,想贬就贬,唯独对这二个人委屈迁就,这样恐怕公众的议论会纷纷而至不得停止。”第二天皇上宣布手诏,说:“给事中、中书舍人为人煽风点火,太上皇时的小事情,怎么可以乱说。”周必大进宫谢罪道“:如此看来,那是我没有像侍奉太上皇一样侍奉陛下。”周必大退朝待罪,皇上说:“我知道你很尽职,只是想破除朋党、端正纲纪。”十天后,皇上重申以前的任命,周必大阻止不了,于是请求任宫观官。
很久后,周必大被差遣任南剑州知州,又改为提点福建刑狱。周必大进宫回答皇上的提问,希望皇上令中外各地举荐文武人才,分别把他们的长处记在一本册子上,藏于禁中,以备缓急之用。周必大拜为秘书少监、兼直学士院,兼任史职。郑闻起草,周必大定稿,最后由皇上修改,这是模仿汉宣帝时的制度所为的。于是上奏说“:陛下根据汉宣帝时的例子,亲自制定赞书,明确表示自己的好恶。我看西汉时所说的国家大臣,乃是浅陋朴实的周勃,缺乏文采的汲黯,不学无术的霍光。至于公孙弘、蔡义、韦贤,号称儒者,只是拿俸禄保全地位,所以汉宣帝说俗儒不合时宜。如果宣帝了解真正的儒士,怎么会把他们混淆呢?希望陛下平心观察,不可有轻视儒士的名声。”皇上喜爱他论述精辟,知识广博,想与他日夜讨论文章。
高宗要加尊号,周必大说:“太上皇万岁,而绍兴末年所议之文及近来上的表使用嗣皇帝的称呼不妥。按照建炎年间遥拜徽宗表,以及唐宪宗献给唐顺宗尊号的册文,都称皇帝。”决议于是定下。赵雄出使金朝,要携带国书,朝廷讨论受国书的礼节。周必大立即具体草拟,大致内容是:“尊卑名分之定,有人计较等级、威风;叔侄亲戚关系,难道还计较是坐着还是站立。”皇上赞赏地说“:我未曾告诉国书的内容,而你能道出我心中所想,真是真正的人才呀。”
周必大兼权兵部侍郎。奏请敬重侍从以储备将相之才,增设台谏官以广开言路,选择监司、郡守以补充郎官之不足。不久,周必大暂代礼部侍郎、兼直学士院,同修国史、实录院同修撰。
一天,皇上令周必大同王之奇、陈良翰到选德殿回答问题,皇上从袖中拿出手诏,举出唐太宗与魏征关系之例,询问他在位久,而功绩未成,治政的好坏,他自己不能发觉的解决办法,命令周必大等人尽言是否。周必大一一陈述“:陛下训练士兵以图谋恢复国土而将领多次更换,这是用将的法则未掌握好;选择人戍守郡国而郡守多次变换,这是把责任落在实处的方法不完善。各州官吏,一下子上任一下子罢职,婺州四年而地方官换了五次,平江四年换守臣四次,更有甚者秀州一年而四次换守臣,官吏奸邪如何得以考察清楚,百姓疾苦怎么可能得到缓和!”皇上认为他的话很对,于是革除了这二种弊端。江湖二州干旱,周必大请求捐出南库钱二十万代民交税,皇上很赞赏。
周必大兼侍讲,又兼任中书舍人。不久,他辞去直学士院之职,得到批准。张说再次拜为签书枢密院,给事中莫济封驳回录黄,周必大奏道:“过去全朝廷的人都认为张说这个任命不适合,陛下自己也知道错了而加以制止了。未到一年,这个任命又下发。贵戚参预政事,公私两方面都受到损失,我不敢草拟此令。”皇上批示:“王日严立即撰写任命书。莫济、周必大降为宫观官,傍晚离开国都。”张说公开奏章的内容,让被弹劾者知道,又荐举莫济、周必大二人,于是莫济被派往温州任职,周必大到建宁府任职。莫济接到任命立即离朝,周必大到丰城后称病而归,莫济听说后很后悔自己的行动。周必大三次请求一宫观职,因此名气更大了。
时间过了很久,周必大拜官敷文阁待制兼侍读、暂代兵部侍郎、兼直学士院。皇上安慰他说:“你不迎合别人,不附会权贵,我十分倚重你。”周必大拜为兵部侍郎,不久兼任太子詹事。他上奏说“:太宗储备人才为真宗、仁宗所用,仁宗储备人才为英宗、哲宗所用。自从章。。、蔡京打击了士气后,最终导致外族入侵之祸。秦桧嫉妒刻薄,驱逐人才,其弊端遗留至今。希望陛下在闲暇之时储备人才。”
皇上一天亲临。。场,周必大说:“我固然知道陛下不会忘记检阅战备,然而太祖二百年的天下,其希望在于圣上的勤勉,希望皇上自爱。”皇上脸色大变说:“你的话很忠心,是不是为了预防衔橛之变?我正以国仇未报、耻辱未雪为念,不想自寻安逸。”周必大升兼侍读,改任吏部侍郎,拜为翰林学士。
天上下了很长时间雨,周必大奏请减少后宫供给,松缓对浙郡长期以来积欠的租税的逼责,令省部讨论对百姓抚恤之事。内直宣引,上责说:“金星靠近前面的星,武士踢。。,太子参与,我们很担心。”皇上让周必大把这些话转告太子,周必大说:“太子是人子,陛下令他驱驰,我怎么敢劝他违抗命令,陛下不要命令他就可以了。”
周必大乞求回乡,未得到批准。皇上想召人为他分担职责,于是问周必大:“吕祖谦能写文章吗?”周必大回答说:“吕祖谦的涵养很深,了解典故,不仅仅工于文字。”周必大拜为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,升为吏部兼承旨。皇上令礼官讨论明堂典礼,周必大提出祭天与祭地分别举行的意见。周必大受旨撰写《选德殿记》及《皇朝文鉴序》。周必大在翰苑近六年,制命文字温和、雅致,考虑事情周到、全面,是一时文学侍从之臣中的第一人。有人说他再次入翰苑任职,实际上是曾觌所荐,而周必大不知道真相。
周必大拜官参知政事,皇上说:“执政与宰相,本来应当和睦而又有不同之处。在这之前宰相论述某事,而执政再没有什么可补充的了,这是为什么?”周必大说:“大臣本来应该相互支持或反对。自从秦桧当权后,执政不敢讲一句话,以后于是成为理所当然。陛下虚心请教抛开自己的尊严,大臣哪敢自以为是?只要小事不敢隐瞒,那么大事又有什么理由要隐瞒。”皇上深以为然。天久旱,皇上手诏求直言。宰相认为此诏令一下,各州郡都会乞求赈济,如何应付,于是约周必大一起上奏反对此令。周必大说“:皇上想了解下面的情况,而我们却要加以阻拦,怎么可以堵塞公众的言路呢?”
有人借助后妃的引荐请求为郎官,皇上把此事交给给事中与中书舍人处理,周必大说:“台谏、给舍与三省互相牵制,怎能禀承旨意办事呢?不听从旨意有失于礼节,听从了又有损于法则。旨令下达之日,我们应当一起上奏。”皇上高兴地说“:肯如此任劳任怨吗?”周必大说“:当给而未给就会有怨恨,不当给而不给,有什么怨恨呢!”皇上说:“这是负责任,不是任怨。”周必大拜官知枢密院。皇上说:“每次看见宰相不能处理之事,你用几句话就解决了,三省根本不能少了你。”
山阳过去屯兵八千,雷世方乞求只差遣镇江一支军队五千人驻守山阳,周必大说“:山阳控扼黄河口,如果今天减少驻军而后又增加驻军,必然导致敌人的怀疑。扬州武锋军本来驻守山阳,不如每年拨三千人,与镇江五千人一同驻守山阳。”郭杲请求把荆南军队一万二千人移至襄阳永久屯守,周必大说:“襄阳固然是要地,江陵也是江北的襟喉。”于是留下二千人驻扎江陵。皇上问“:金主已经回到上京,并分派他几个儿子镇守各地,将怎么办?”周必大说:“敌人的恫吓可能只是虚探,正担心我们先行动。我们应当静守,只是边地将领不可不精选。”
周必大拜官枢密使。皇上说“:如果边境出事,宣抚使之职只有你可胜任,他人不行。”各位统帅呈上各军升迁名单,周必大不时点名召见一二人考察其才能优劣,统帅十分恐惧,不敢容于私情。周必大创造了诸军点试法,对分散在外的军队就亲自去检阅。池州李忠孝自己说有二名正将不能拉开弓,乞求罢去他们的军职。皇上说“:这是枢密使措置的效果。”金州寻求将帅,周必大说:“与其让人私下举荐,不如正大光明地选报。”皇上命令侍从、管军举荐将帅。有人传言大石林牙将要加兵攻金,忽鲁大王分别占据上京,边境大臣与夏国订下盟约。周必大都一概不理会,劝皇上持重,不要轻举妄动。果然所传之言都是妄言。皇上说“:你真有先见之明。”
淳熙十四年(1187)二月,周必大拜官右丞相。他首先奏道“:现在国内外安定,这种安定局面大约将近有二十四年了,这正是令人担心之时,应考虑国家的长远之计,不可以频频更改治国方针以图速强。”秀州乞求减去大军总制钱二万缗,官吏请求核审是否合适,周必大说:“这难道是审核的时候?”立即蠲免了秀州的总制钱。密封的奏章多说大臣们的同异,周必大说:“各尽所见,归纳到一处,怎么可能还相同呢?陛下恢复祖宗过去的制度,令三省反复阅读奏章后行动,正是想使上下互相牵持,并不是只奉行文书。”
高宗逝世,议定根据显仁的例子,派三位使者报告金朝。周必大说“:今天的事很特殊,不应当害怕敌人而曲意顺从。”阻止了派使者之事。金的贺正使来到宋,有人请求皇上暂且穿淡黄袍在御殿接受国书,周必大执意不肯,于是皇上穿素色丧服,在帷幄中接见金使。淳熙十五年(1188),思陵出殡,周必大根据熙陵吕端的故事,请求随同前往,于是皇上给他太傅头衔,为山陵使。明堂大礼时皇上对周必大加封恩赐,封他为济国公。
十一月,周必大单独留下来请求让他去职,皇上再三加以安慰。皇上忽然宣谕道:“近年来我经常生病且感到疲倦,想传位给太子,但你必须暂且留下。”周必大说:“圣上身体安康,只是由于思念高宗稍稍过度了些,怎么至于倦于辛苦。”皇上说“:最大的礼仪没有比得上事奉宗庙的,而初享时我大多是带病前往坚持祭祀的;最大的礼仪没有大于执丧的,而我不能亲自到德寿宫去。想不退休,可以吗?我才把这个重任委托给你。”周必大哭着退下了。十二月十一日,皇上秘密赐给周必大绍兴时制定的传皇位亲札。三十日,皇上令周必大留下商议。二月初二日,又令周必大参与草拟诏书,专门论述了供奉灵位、侍奉太子之事。周必大拜为左丞相、许国公。参政留正拜为右丞相。壬子日,皇上才把传位的打算告诉二府。二月初一,皇上降传位令。第二天,皇上穿着吉祥的衣服到紫宸殿。周必大奏道“:陛下传位给皇子,再观盛典,流芳千古。看来从今后不能每天侍奉皇上了。”于是哽噎不能说下去,皇上也流泪说:“只有靠你们协助新君主。”
光宗询问当今急务,周必大奏称为用人、求言二件事。三月,周必大拜官少保、益国公。李山献草拟了二相制度,大家对此贬褒不一,皇上召李山献令他用麻纸另拟文书,不久把李山献贬斥到一郡任职。周必大请求离朝。
何澹为司业,在职很久都没有升迁,留正奏请提拔他。何澹对周必大不满而感激留正,到他为谏长时,于是首先弹劾周必大。皇上诏令周必大以观文殿大学士之职任潭州判官。何澹对周必大的谴责不停,于是周必大以少保充当醴泉观使。周必大任隆兴府判官,没有赴任,又拜为观文殿学士、潭州判官,恢复大观文之职。周必大被所举官吏受贿败露之事牵连,降职为荣阳郡公,又复为益国公,改任隆兴判官,他辞去此职,拜官醴泉观使。
宁宗即位,令大臣直言朝政得失,周必大奏上四件事:至孝、敬天、崇俭、久任。庆元元年(1195),周必大三次上表引退,于是以少傅身份退休。
开始,平民吕祖泰上书请求杀韩。。胄,驱逐陈自强,以周必大代替他。嘉泰元年(1201),御史施康年弹劾周必大首先为诡诈之徒唱赞歌,又私植党派,皇上令降周必大为少保。自庆元以后,韩。。胄之党以建立伪学的名义,来禁锢君子,而周必大与赵汝愚、留正被指责为罪魁祸首。
嘉泰二年(1202),周必大又为少傅。嘉泰四年(1204年)死去,终年七十九岁。皇上赠他为太师,谥号“文忠”。宁宗为他的墓碑题写篆文“忠文耆德之碑”。
周必大自己号称平园老叟,著书八十一种,有《平园集》二百卷。周必大曾在乡里建三忠堂,说欧阳修、杨邦。。、胡铨都是庐陵人,他平生所敬慕的人,故写文章记下他们的事迹,这是他的绝笔。周必大有一子,名周纶。
周必大传相关文章
- 《赵汝谈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赵汝谈,字履常,生来就很聪明,十五岁时,因祖父的恩荫被补官为将士郎。......
- 《孟珙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孟珙,字璞玉,随州枣阳人。他的四世祖孟安,曾跟从岳飞,立有战功。嘉定......
- 《欧阳守道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欧阳守道,字公权,另一字迂父,吉州人。起初名叫欧阳巽,他自己认为改名......
- 《曹彦约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曹彦约,字简甫,都昌人。考中淳熙八年(1181)进士。曹彦约曾跟随朱熹......
- 《高斯得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高斯得,字不妄,是利州路提点刑狱、沔州知州高稼的儿子。少年时跟从......
- 《汪纲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汪纲,字仲举,黟县人。是签书枢密院汪勃的曾孙。汪纲因祖辈的官任而......
- 《吴昌裔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吴昌裔,字季永,中江人。小的时候就失去父亲,他和哥哥吴泳下决心自立......
- 《杨简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杨简,字敬仲,慈溪人。乾道五年(1169)被推举参加进士考试,被任命为富......
- 《杜范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杜范,字成之,黄岩人。小时候跟随从祖杜烨、杜知仁游历,他的从祖是朱......
- 《陈居仁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陈居仁,字安行,兴化军人。他的父亲太府少卿陈膏,娶明州汪氏的女儿为......
- 《许奕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许奕,字成子,简州人。因父亲的恩荫任长江县主簿。遭母丧,服丧期满后......
- 《洪咨夔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洪咨夔,字舜俞,于潜人。考中嘉定二年(1209)进士,被授予如皋主簿,不久......
- 《刘黻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刘黻,字声伯,乐清人。早有好名声,在雁荡山的僧寺中读书。三十四岁时......
- 《李宗勉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李宗勉,字强父,富阳人。考中开禧元年(1205)进士。历任黄州教授、浙......
- 《赵方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赵方,字彦直,衡山人。他的父亲赵棠,少年时跟胡宏学习,慷慨有大志。曾......
- 《杨巨源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杨巨源,字子渊,他的祖先是成都人。他父亲杨信臣,客居在益昌,于是他家......
- 《安丙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安丙,字子文,广安人。淳熙年间考中进士,调任为大足县主簿。任满后到......
- 《毕再遇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毕再遇,字德卿,兖州人。他的父亲毕进,在建炎年间跟从岳飞护卫八陵,转......
- 《李孟传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李孟传,字文授,是资政殿学士李光的四儿子。李光被贬到岭海时,李孟传......
- 《柴中行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柴中行,字与之,余干人。绍熙元年(1190)考中进士,被授予抚州军事推官......
- 《刘火龠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刘火龠,字晦伯,建阳人。他和弟弟刘韬仲从学于朱熹、吕祖谦。乾道八......
- 《刘宰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刘宰,字平国,金坛人。二十岁时,他进入乡学,对于去就取舍他都有自己的......
- 《辛弃疾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辛弃疾,字幼安,齐之历城人。年少时从学于蔡伯坚,与党怀英是同学,号称......
- 《汪大猷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汪大猷,字仲嘉,庆元府鄞县人。绍兴七年(1137),他因父恩补官,任衢州江......
- 《王信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王信,字诚之,处州丽水人。二十岁后,进入太学,考中绍兴三十年(1160)进......
- 《高登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高登,字彦先,漳浦人。他少年时丧父,努力学习,用法度约束自己。宣和年......
- 《仇胒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仇胒,字泰然,益都人。考中大观三年(1109)的进士,被任命为。。州司法......
- 《李蘩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李蘩,字清叔,崇庆晋原人。考中进士后,担任隆州判官,负责绵州的政事。......
- 《李壁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李壁,字季章,眉州丹眣人。他父亲李焘,为典国史。李壁少年时就很颖悟......
- 《刘光祖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刘光祖,字德修,简州阳安人。小的时候就由外祖父贾晖抚养,后来他靠外......
- 《项安世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项安世,字平父,他的祖先是括苍人,后来家住江陵。淳熙二年(1175)考中......
- 《吴猎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吴猎,字德夫,潭州醴陵人。考中进士,最初任浔州平南县主簿。当时张木......
- 《赵雄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赵雄字温叔,资州人。隆兴元年(1163)类省试赵雄考取第一名。虞允文......
- 《王淮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王淮字季海,婺州金华人。他幼年聪颖,理解力强,刻苦学习写作。绍兴十......
- 《方信孺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方信孺字孚若,兴化军人。他才华出众,未成年时就能写文章,周必大、杨......
- 《陆游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陆游字务观,越州山阴人。十二岁就能做诗、写文章,荫补登上仕郎之位......
- 《楼钥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楼钥字大防,明州鄞县人。隆兴元年(1163),楼钥参加礼部考试,有关部门......
- 《京镗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京镗字仲远,豫章人。绍兴二十七年(1157)考中进士。龚茂良出任地方......
- 《林栗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林栗字黄中,福州福清人。绍兴十二年(1142)考中进士,调任崇仁县尉、......
- 《詹体仁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詹体仁字元善,建宁浦城人。其父詹忄造,与胡宏、刘子。。交游甚多,被......
- 《彭龟年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彭龟年字子寿,临江军清江人。他七岁时父亲去世了,彭龟年很孝顺地侍......
- 《赵汝愚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赵汝愚字子直,汉恭宪王赵元佐的七世孙,居住在饶州余干县。赵汝愚的......
- 《留正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留正字仲至,泉州永春人。他的六世祖留从效,事奉宋太祖,为清远军节度......
- 《周必大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周必大字子充,又字洪道,其祖先是郑州管城人。祖父周诜,宣和年间在庐......
- 《张孝祥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张孝祥字安国,历阳乌江人。他读书过目不忘,下笔顷刻数千字。十六岁......
- 《李椿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李椿字寿翁,氵名州永年人。父亲李升,起家于进士。靖康之难时,李升为......
- 《袁枢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袁枢字机仲,建州建安人。幼年时努力学习,曾以《修身为弓赋》考国子......
- 《李焘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李焘字仁甫,眉州丹眣人,唐宗室曹王的后代。父李中考中进士,主管仙井......
- 《杜莘老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杜莘老字起莘,眉州青神人,唐朝工部杜甫的十三世孙。杜莘老幼年时,正......
- 《王十朋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350章 - - 王十朋字龟龄,温州乐清人。天资聪颖,理解力强,每天背诵数千言。等到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