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史
赵普传
赵普字则平,幽州蓟人。后唐时幽州主将赵德钧连年发动战争,人民疲敝。赵普的父亲赵。。率领全族人迁居常山,又迁居河南洛阳。赵普为人忠厚,寡言少语,镇阳豪门大族魏氏把女儿嫁给他为妻。
周显德初年,永兴军节度刘词征召他为从事,刘词死后,上遗表向朝廷推荐赵普。周世宗用兵淮上,太祖攻下滁州,宰相范质奏请任命赵普为军事判官。宣祖在滁州养病,赵普朝夕侍奉药饵,宣祖于是以宗族的情份来对待他。太祖曾经与他交谈,觉得他很不寻常。当时捕获盗贼一百多人,律当被斩,赵普怀疑其中有无辜的人,请太祖讯问他们,后来得以存活的很多。淮南平定后,调赵普补任渭州军事判官。太祖领任同州节度时,征召他为推官;太祖移驻宋州后,又上书朝廷任他掌书记。
太祖北征到陈桥,酒后醉卧帐中,众军推戴他做皇帝,赵普与太宗开门进去告诉他。太祖呵欠着伸展四肢慢慢起床,而众军披甲带刃,喧哗着拥挤在旗帜下。太祖受禅即位后,因为辅佐有功,赵普被封为右谏议大夫,充任枢密直学士。
太祖亲自征伐李筠,命令赵普与吕馀庆留守京师,赵普愿跟从太祖出征,太祖笑着说“:你能够胜任战事吗?”赵普随从太祖平定上党,迁升为兵部侍郎、枢密副使,朝廷赐给他住宅一栋。建隆三年(962),任命赵普为枢密使、检校太保。
乾德二年(964),范质等三位宰相同日被罢,任命赵普为门下侍郎、平章事、集贤殿大学士。中书省没有宰相签署敕令,赵普以此为由上奏太祖,太祖说“:卿只管呈进敕令,朕为卿签署可以吗?”赵普说:“这是有关部门官吏的职责而已,不是帝王做的事。”太祖命令翰林学士讲求旧制,窦仪说:“现在皇弟任开封尹、同平章事,正是宰相的职任。”太祖下令签署权赐给赵普。赵普任宰相后,皇上把他看作左右手,事情无论大小,都向他咨询以后决断。当时,赵普兼任监修国史。太祖命令薛居正、吕余庆为参知政事以辅助赵普,不能宣布皇帝的诏谕,位次列在宰相之后,不掌印,不参预上奏议事,朝会时不领班,只是奉令制作敕令而已。原先,宰相副署敕令,都用内制,赵普任宰相后只有敕,不是原来的典章制度。
太祖常常便装出行经过功臣之家,赵普每次退朝,不敢随便穿戴。一天,傍晚时下大雪,赵普以为皇帝不会出来。过了一段时间,听见叩门声,赵普急忙出门,皇帝站在风雪中,赵普惶恐迎拜。皇帝说“:已经约好晋王了。”一会儿后太宗来到,赵普铺设厚垫子在地上请他们坐在堂中,在炽红的炉火上烧肉吃。赵普的妻子敬酒,皇帝称她为嫂。于是与赵普商议攻伐太原。赵普说:“太原地当西、北二面,太原如果攻下,则我国须单独抵挡这两面,不如等削平诸国以后,则太原这一弹丸黑子之地,能够哪里逃得掉呢?”皇帝笑着说:“我的意思正是这样,特地来试试你罢了。”
五年(967)春季,朝廷给赵普加官右仆射、昭文馆大学士。不久,赵普遭母丧,守丧制未毕,太祖诏令起用赵普处理政事。于是他劝皇帝派遣使者分赴诸道,征发丁壮编好名册送到京师,以备守卫之兵;各州设置通判一官,主管钱粮。从此军队和武器都很精锐,府库充实。
开宝二年(969)冬天,赵普有病,皇帝到中书省来看望。三年(970)春天,皇帝又到他家里慰问他,赏赐加倍。六年(973),皇帝又到他家。当时钱王亻叔派人送书信给赵普,还送来十瓶海物,赵普把瓶子放在廊房下。适逢皇帝来到,匆忙之间来不及掩藏,皇帝问是什么东西,赵普以实情回答。皇上说:“海物一定很好。”就命令开启瓶子,一看,都是瓜子金。赵普惶恐叩头谢罪说“:臣没有开启书信,实在不知。”皇帝叹道:“受之无妨,他们认为国家政事都由你一个书生处决罢了!”
赵普执政很专断,朝廷大臣多忌恨他。当时官府禁止私人贩卖秦、陇二地的大树木,赵普曾经派亲近的小吏到市场上购买木材,编大筏运至京师造住房,小吏于是偷取大木材,冒称赵普在京师附近鬻卖。权三司使赵王比查访知道告诉皇上。太祖大怒,下令追夺班位,准备下诏驱逐赵普,幸得王溥上奏解救。
旧制,宰相、枢密使每次在长春殿等候召问,一起在庐中等候;皇上听说赵普的儿子赵承宗娶枢密使李崇矩的女儿为妻,于是命令他们分开等候。赵普又用空闲地私自换取皇家菜地来扩建自己的住宅,又经营客店谋利。卢多逊任翰林学士,趁着皇上召见时多次攻击赵普的短处。正好雷有邻敲响登闻鼓,告发堂后官胡赞、李可度受贿枉法以及刘伟伪造代理官职文书而得官,王洞曾经收受李可度的贿赂,赵孚除授西川官却称病不到任,都受到赵普的庇护。太祖大怒,下令御史府审查讯问,他们都受到处罚。任命雷有邻为秘书省正字。太祖对赵普的恩宠渐渐疏淡了,开始下诏参知政事与赵普交替掌印、领班、奏事,来分夺赵普的权力。不久,把赵普调出京师任河阳三城节度、检校太傅、同平章事。
太平兴国初期进入朝廷,改任太子少保,迁升为太子太保。常被卢多逊诋毁,在朝廷任官几年,郁郁不得志。遇到柴禹锡、赵。。等人告发秦王廷美骄奢恣肆,将会发生阴谋。太祖召问,赵普表示希望在机要部门来观察事变,退朝后又上书太宗,自陈参预知道太祖、昭宪皇太后临终顾托之事,言辞非常恳切。太宗感动醒悟,召赵普加以慰谕。不久任赵普为司徒兼侍中,封为梁国公。原先,秦王赵廷美位次在宰相之上,到这时,因为赵普是勋旧大臣,又任宰相,秦王上表请求位次在赵普之下,太宗听从了。到涪陵事败,卢多逊迁往南方,都是赵普的功劳。
八年(983),外调任武胜军节度、检校太尉兼侍中。皇帝作诗给他饯别,赵普捧诗而哭说“:陛下赐臣诗,应当刻石,与臣朽骨一并葬在地下。”皇帝被他感动了。第二天,皇帝对宰相说:“赵普对国家有功,朕先前与他同游,现在牙齿头发都衰落了,不能用枢务政事烦扰他,选择善地来安置他,因此作诗篇来表达我的本意。赵普感激得哭泣流涕,朕也为之泪下。”宋琪回答说:“昨天赵普到中书省,手拿御诗哭泣,对我说:‘此生余年,无法报答皇上,希望来世能为皇上效犬马之力。’臣昨天听到赵普的话,今天又听到皇上的宣谕,君臣之间善始善终的情份,可以说是两全啊!”
雍熙三年(986)春天,大军征讨幽蓟,很长时间没有获胜回师,赵普上手疏谏阻皇上说:
“我看今年春天出师征讨,将要收复关外,多次听见克敌的捷报,深感痛快。但是时间消逝,转眼又到炎夏季节,军事一天天繁忙,战争没有停息,军队疲劳而耗费钱财,实在无益。
“我认为陛下自从平定太原以来,闽、浙归顺,统一中国,大振英名,十年之间,就传遍天下,远方的人不归服,自古圣王置之度外,不足介意。我个人考虑奸邪谄媚的人,蒙蔽皇上的聪明睿智,以致发动师出无名的战争,陷入深不可测的境地。臣遍读典籍,很知道些以往的事,我认为汉武帝时主父偃、徐乐、严安的上书及唐朝宰相姚崇上书唐明皇十件事,都是忠言至论,可以实行。希望陛下万忙之中,有幸读一读,过失并不深远,即使后悔也来得及追回。
“臣以为大发骁勇善战的雄兵,动辄使用百万军队,得到的少,而失去的多。又听说战争是件危险的事,难以保证一定获胜;战争是凶器,最戒忌的是不测。关系很大,不能不三思。我又听说上古圣人,心不固执,理贵变通。前人的书上有‘兵久生变’的话,实在值得考虑,如果改变迟缓计划,会失去机遇。十天半月过去,时间就到了秋季,北边转入秋凉,弓弩强劲,战马肥壮,我军久困,考虑到这个时候,可能会导致错误的指挥谋划。臣刚刚蒙皇上宠爱驻守地方,哪里敢妄言阻止军队。因为臣年岁已老,剩余的时间不多,报答国家和皇帝的恩情,正是这个时候。希望迅速颁发诏令回师,不能轻视敌人。
“臣还有万全之策,愿献给皇上。希望陛下精心调制膳食,保养身体,提携那些贫民,使他们转为富庶。将来会看到边烽无事,大门不关,天下都归于仁德,不同风俗的地区,相继向慕归化,归顺朝廷,契丹又能单独怎么样呢?陛下不为这样考虑,而相信奸邪谄媚之徒,以为契丹皇帝年少而国事繁多,所以诉诸武力,恰好迎合陛下的意思。陛下以祸为乐,求功心切,以为万全之策,臣认为万万不可。希望陛下审察虚实,追究妄谬,惩治奸臣误国之罪,停止伐燕军队的行动。不仅可以从困难中振兴国家,而且可因纳谏而成为圣人。古人曾经说过尸谏的事,老臣没有死掉,哪能为了安身保位而当面阿谀不进谏呢?”
皇帝赐给他手书的诏令说:
“朕原来部署军队选择将领,只令曹彬、米信等人驻守雄、霸二地,贮积粮食带着兵器来声张军威。等一两个月山后平定后,潘美、田重进等人合兵进讨,直到幽州,然后控制险要之地,恢复原来的疆土,这是朕的志向。无奈将领们不遵照原来的谋划算计,各持己见,率领十万军队出塞远征,迅速攻取契丹的郡县,又返师来领辎重,往复弊劳,被辽人袭击,这个责任在于主将。
“况且朕继承百王的事业,刚刚使天下稍稍太平,考虑人民苦于边患,将以救民于水火,并非想黩武穷兵,卿应当是知道的。疆场上的事,已经作好部署,卿不必为此忧虑。卿是国家的元勋大臣,忠言苦口,三次上奏,忠心实在可嘉。”
赵普上表谢说:
“昨天因为军队久驻塞外,没有能够恢复故土,慢慢又到了炎夏季节,事势危险急迫,就上书陈述妄见,等待皇上宣谕。陛下特别体察忠诚,亲笔书写翰章,秘密宣谕皇帝圣谋。我个人认为兴师伐罪,诚信为上策,将帅如果能遵守已有的谋算,一定可以平定。正因为将帅们没有按照皇上的意志行事,导致事败。现在既然边疆已有防备,哪里还需要忧虑?况且陛下登极十年,使基业兴隆,没有一件事失当,只见国家安宁。陛下应当端身拱手,保养精神,清静心志,自然可以上继九皇,下观五帝。哪里需要穷兵黩武,与契丹一较胜负呢?”臣历来缺乏壮志,况且人已衰老,虽然没有功劳可以夸耀,但愿意竭尽忠纯之心。”
观者都赞许他的忠诚。四年(987),改任山南东道节度,从梁国公改封为许国公。遇到皇上下诏亲自耕种籍田,赵普上表请求入见,言辞非常恳切。皇上诚恳地对宰相说:“赵普是开国元勋,朕所尊重礼敬的人,应当听从他的请求。”赵普来到后,皇上对他再三慰抚,赵普感激得呜咽泪下。
陈王元僖上书皇帝说:
“臣见唐太宗有魏玄成、房玄龄、杜如晦,唐明皇有姚崇、宋王景、魏知古,都被任为宰相,把他们当作心腹,才成就帝王之道,普济天下,宗祀延续,史书记载彰明,确实由于用人得当所至啊!现在陛下统治天下,操劳政事,勤于政务,心里想着百姓。遍考先前帝王,确实没有可以谦让的,但宰相的任用,比不上以往的贤臣。况且治理国家在于任用人才,任用人才在于公正,公正之道首先在于赏罚,这是执政的大事。如果赏罚不当,忠奸不分,朝廷的纲纪,就会渐渐导致紊乱。必须由公正之人出任宰相,正直敢言,以分辨得失,然后常伦有道,按次第叙录功劳,处理政事自然得宜。
“我认为山南东道节度使赵普,身为开国元老,参谋政事,深沉有见识,不妄希求恩宠来保全禄位,不循私人之情来邀取名望,这真是圣明的良臣啊!我听说逢迎弄巧的人,结党营私,大造舆论,厌恶攻击正直之人,恨不得将正直大臣斥逐远方,以快其心,为什么呢?因为恐怕陛下再次启用赵普啊。但是公正之人,都希望陛下再次以政事重用赵普,让他以治国的道理开导皇上,帮助皇上教化百姓。国家有重大政事,让他谋划;朝廷有重大措施,让他实施;各地事情没有察明的,让他查明;各方计策没有献上的,让他代为传达。任官以才,就没有窃取禄位的,统治有道就没有苟且容让的。贤明和愚钝加以分辨,宝玉和石头不同对待,应当使那些勾结成朋党而扩张声名权势的人气焰完结,玩弄巧佞而拉帮结派的人道路堵塞。隐退废罢的贤人得到进用,名儒善行的人才得以彰显,大政哪里还怕不能兴举,百姓哪里能不富裕,不超过一个月的时间,可以达到清静之治。臣知识考虑浅薄,出言鲁莽直率。希望陛下采纳众议,审察事势,如果用人得当,实在是国家的幸福。”
皇帝亲耕农田礼仪完毕后,太宗想任用吕蒙正为宰相,因为他是新提升的人,借赵普原来的品行作为他的表率,颁册任命赵普为太保兼侍中。皇帝对赵普说“:卿是国家的勋旧大臣,朕所倚靠的人,古人常以其君不如尧、舜为耻,卿应当考虑啊!”赵普叩头拜谢。
当时枢密副使赵昌言与胡旦、陈象舆、董俨、梁颢等人非常相好。正好胡旦命翟马周上书言事,毁谤时政,赵普很嫉恨他们,上奏流放马周,黜除昌言等人。郑州团练使陈利用骄纵恣肆过度,很不守法,赵普查访得知,把他的事详细写出上奏皇上,利用因罪流放商州,赵普再三请求诛杀他。赵普嫉恨坏人,刚强正直达到这样的程度。
李继迁侵扰边境,赵普建议让赵保忠重新管理夏台故地。皇上于是命令他趁机图谋李继迁。赵保忠反而与李继迁同谋制造边患,当时舆论归咎于赵普,同僚们很想窥伺间隙图谋赵普,赵普不能一个人决断。
旧制,宰相于未时退朝归家,这一年非常炎热,特地准许赵普夏中至午时归家。第二年(988),免除赵普朝见的礼节,只是每天到中书省办公,遇有重大政事就召见他问对。这年冬天,赵普病倒请求休假,皇帝多次到他家看望他,赏赐加倍。赵普于是声称病重,三次上表请求罢官,皇上勉强依从,任命赵普为西京留守、河南尹,仍旧兼任太保兼中书令。赵普三次上表恳切辞让,皇上赐他手写诏书说“:开国旧勋,只有你一个人,与他人不能等同,不要再推让,等出发上路那天,我到你家来与你道别。”赵普捧着手诏哭泣,于是请求带病与皇上面谈,皇上赐座与他面谈很久,多谈论国家大事,皇上赞许并采纳他的意见。赵普即将出发,皇帝来到他家。
淳化三年(992)春天,因年老久病,赵普命留守通判刘昌言送呈上表请求罢仕,朝廷使者驾驿站车马来慰问,共三次上表请求罢仕。皇上任命他为太师,封为魏国公,赐给宰相俸禄,让他养病,等到有一天能到朝廷,仍派遣赵普的弟弟宗正少卿赵安易持诏书赐给他。又专门派遣使者赐给赵普诏书说“:卿前段时间得了小病,恳求致仕,朕委以居守的重任,怕打扰老臣,我把你当老师看待,特下表尊重贤臣。等你病愈,就来与朕相见。现在赐给你羊酒如别录,卿应当保养精神,注意医药,加强饮食,以不负朕眷念的心意。”七月,去世,终年七十一岁。
去世的前一年,赵普生日这天,皇上派遣他的儿子承宗持器币、鞍马来赐给他。承宗完成使命后,不久去世。第二年,赵普已罢中书令一职。按旧制,没有生辰之日的赏赐,皇上特地派遣赵普的侄女婿左正言、直昭文馆张秉赐给他礼物。赵普听说后,追悼承宗,张秉还未到时赵普病已很重。在此之前,赵普派亲近官吏甄潜到上清太平宫祈祷,神仙降语说:“赵普,宋朝忠臣,长期患病,也有冤累。”甄潜回来后,赵普急忙脱下官帽,到中庭受听神言,哭泣流涕,这天傍晚就去世。
皇上听说赵普死讯非常悲痛。对亲近的大臣说:“赵普奉事先帝,与朕是故旧之交,能决断大事。以前与朕有不愉快之处,大家都知道。朕登位以来,每次都以优厚礼遇待他,赵普也倾其所能为朕效力,对国家尽忠,真是国家大臣啊!朕很痛惜他的死。”于是泪流,左右大臣深为感动。罢朝五天,为赵普出次发哀。赠尚书令,追封为真定王,赐谥号为忠献。皇上撰写神道碑铭文,亲自用八分书书体书写赐给他家。派遣右谏议大夫范杲代行鸿胪卿之职,护送丧事,赐绢布五百匹,米面各五百石。下葬那天,官府设卤簿鼓吹仪式。
赵普的两个女儿都已成年,赵普的妻子和氏声称希望当尼姑,太宗再三劝谕她,但不能改变她的志向,赐长女名志愿,号为智果大师;次女名志英,号为智圆大师。
当初,太祖卑贱,赵普与他交好,到占有天下后,赵普常把太祖卑贱时的不足之处当作话柄谈论。太祖很豁达,对赵普说:“如果在尘世中可以识别天子、宰相,那么人人都会去寻找啊!”从此赵普不再说这些事。赵普从小就学过处理官府事务,对系统的学问知道不多,当宰相后,太祖劝他多多读书。他晚年手不释卷,每次回家后,关门闭户打开书柜取出书来,读到很晚。到第二天处理政事,顺利而又流畅。死后,家人打开他的书柜一看,是《论语》二十篇。
赵普性格深沉,胸有城府,虽然常常忌恨刻薄,但能以天下政事为己任。宋初,官居宰相的人大多拘于小节,循规蹈矩,赵普却刚毅果断,没有人能与他相比。曾经上奏荐举某人任某官,太祖不予任用。赵普第二天又上奏荐举此人,太祖又不予任用。第三天,赵普又荐举此人,太祖大怒,撕碎奏折扔在地上,赵普神色不改,跪在地上捡起撕碎的奏折回家。以后把碎奏折粘贴连起来,再次像第一次那样上奏。太祖于是醒悟,最终还是任用此人。又有一个大臣应当升官,太祖一向厌恶这个人,不予升迁。赵普坚持请求,太祖怒道:“朕坚决不给他升官,卿又能怎么样呢?”赵普说:“刑罚用来惩处恶人,赏赐用来酬谢功臣,这是古今相通的道理。况且刑罚赏赐是国家的刑罚赏赐,不是陛下一个人的刑罚赏赐,怎么能因为喜怒而专断呢?”太祖更加发怒,起身就走,赵普跟随其后,太祖进入内宫,赵普站在宫门口,很久不离开,最终得到允许。
太宗听信弭德超的谗言,怀疑曹彬有不轨行为,适值赵普再次为相,赵普替曹彬辩白保证,事情得以澄清。太宗叹道“:朕听断不明,险些误了国事。”当天斥逐弭德超,对待曹彬像往日一样。
祖吉任郡守干了坏事,事情发觉后被关进牢狱,审察查办,记录囚犯口供的文书没有具结。郊礼快要临近,太宗痛恨祖吉贪暴,派中使下令执政官说:“郊赦可以不宽恕祖吉。”赵普上奏说“:干好事的官员抵偿应负的罪责,应当遵照刑律处以死刑。但是国家举行郊祀,德配于天地,祀告于神明,为什么因为祖吉而破坏陛下的赦令呢?”太宗认为他的意见正确,于是停止不赦祖吉的命令。
真宗咸平初年,追封赵普为韩王。二年(999),下诏说:“已故太师赠尚书令、追封韩王赵普,学识是人间第一,才能高于帝王的辅佐,拥戴兴运,开创鸿图,即使吕望征战之功,萧何指挥谋划之力,都不能超过他。自从辅佐两朝先帝,为官三十余年,赢得朝廷的崇高名望,分担国家重任。正直不阿,从始至终没有污迹,计谋可以再用,遗风如生。应当配享皇庙祀祠,神位永远放在宗庙。在举行盛典的时候,以报答旧勋大臣,让赵普配享太祖庙庭。”
赵普儿子赵承宗,任羽林大将军,知潭、郓二州,都有良好的从政声望。儿子赵承煦,任成州团练使。赵普两个兄弟:赵固、赵安易。赵固官做到都官郎中。
赵普传相关文章
- 《潘美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潘美字仲询,大名人。其父潘王。。,任军校戍守常山。潘美年轻时风流......
- 《曹彬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曹彬字国华,是真定灵寿人。其父曹芸,任成德军节度都知兵马使。曹彬......
- 《李处耘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李处耘,潞州上党人。其父李肇,在后唐任职,历任军校,官至检校司徒。跟......
- 《王仁赡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王仁赡,是唐州方城人。年轻时风流倜傥,不务产业,在刺史刘词门下服务......
- 《李崇矩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李崇矩字守则,是潞州上党人。年幼时孤贫,有善行,被乡里人所推服。汉......
- 《赵普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赵普字则平,幽州蓟人。后唐时幽州主将赵德钧连年发动战争,人民疲敝......
- 《王全斌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王全斌,并州太原人。其父奉事庄宗,任岢岚军使,私下畜养一百多名勇士......
- 《李继勋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李继勋是大名元城人。周太祖领兵时,选用在军中。广顺初年(951),补......
- 《慕容延钊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慕容延钊是太原人。其父慕容章,任襄州马步军都校、兼任开州刺史。......
- 《王审琦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王审琦字仲宝,其祖先是辽西人,后来迁家到洛阳。后汉乾。。初年,隶属......
- 《石守信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石守信,开封浚仪人。奉事周祖,得以隶属周祖帐下。广顺年间(951~953)......
- 《王溥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王溥字齐物,并州祁人。他的父亲王祚,任州郡小吏,很有心计,跟从晋祖到......
- 《范质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范质字文素,大名宗城人。他的父亲范守遇,任郑州防御判官。范质出生......
- 《士砫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士砫字立之,是郇康孝王仲御的第四个儿子。有大志,好学,擅长写文章。......
- 《子崧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子崧字伯山,是燕懿王五世孙。考中崇宁五年进士。宣和年间,官至宗正......
- 《镇王竑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镇王竑,是希瞿的儿子。当初,沂靖惠王去世,没有后代,以竑作为后代,赐名......
- 《庄文太子砱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庄文太子名忄耆,是孝宗的嫡亲长子,母亲是郭皇后。开始名愉,补官任右......
- 《益王君页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益端献王君页,初名仲恪,封为大宁郡公,进封为。。国公、乐安郡王、嘉......
- 《昭成太子元僖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昭成太子元僖,初名德明。太平兴国七年出宫,授任检校太保、同平章事......
- 《汉王元佐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汉恭宪王元佐字惟吉,初名德崇,母亲是元德皇后。年幼时禀性聪警,相貌......
- 《燕王德昭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燕懿王德昭字日新,其母亲是贺皇后。乾德二年(964)出门合。按惯常......
- 《度宗全皇后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度宗全皇后,会稽人,是理宗的母亲慈宪夫人的侄孙女。略通书史,年幼时......
- 《理宗谢皇后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理宗谢皇后,名道清,天台人。她的父亲谢渠伯,她的祖父谢深甫。皇后生......
- 《恭圣仁烈杨皇后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恭圣仁烈杨皇后,年轻时因为姿色动人而被选入后宫,忘掉了姓氏,有人说......
- 《光宗慈懿李皇后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光宗慈懿李皇后,安阳人,是庆远军节度使、赠太尉李道的第二个女儿。......
- 《宪圣慈烈吴皇后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宪圣慈烈吴皇后,开封人。其父吴近,因为皇后宠贵,累升到武翼郎,赠太师......
- 《哲宗昭慈圣献孟皇后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哲宗昭慈圣献孟皇后,氵名州人,是眉州防御使、马军都虞候、赠太尉孟......
- 《神宗钦圣宪肃向皇后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神宗钦圣宪肃向皇后,河内人,是前朝的宰相向敏中的曾孙女。治平三年......
- 《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英宗宣仁高皇后,亳州蒙城人。其曾祖父高琼,祖父曾继勋,都有功于皇室......
- 《慈圣光献曹皇后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慈圣光献曹皇后,真定人,是枢密使周武惠王曹彬的孙女。明道二年(103......
- 《仁宗郭皇后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仁宗郭皇后,其祖先是应城州金城人。平卢军节度使郭崇的孙女。天圣......
- 《章献明肃刘皇后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献明肃刘皇后,其祖上家居太原,后迁徙到益州,成为华阳人。其祖先刘延......
- 《太祖母昭宪杜太后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太祖的母亲昭宪杜太后,是定州安喜人。杜太后的父亲杜爽,赠封为太师......
- 《瀛国公纪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瀛国公,名砡,度宗皇帝的儿子,母亲是全皇后。咸淳七年(1271)九月二十......
- 《度宗纪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度宗端文明武景孝皇帝,名礻基,太祖十一世孙。父亲是荣王赵与芮,理宗......
- 《理宗纪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(一)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,名昀,宋太祖第十世......
- 《宁宗纪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(一)宗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,名扩,光宗的第二个儿......
- 《光宗纪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光宗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,名。。,宋孝宗的第三个......
- 《孝宗纪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(一)孝宗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,名矺,字元永,宋太祖......
- 《高宗纪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(一)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,名构,字德基,徽宗第......
- 《钦宗纪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钦宗恭文顺德仁孝皇帝,名桓,徽宗皇帝的长子,母亲是恭显皇后王氏。元......
- 《徽宗纪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(一)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,名佶,神宗的第十一......
- 《哲宗纪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(一)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,名煦,宋神宗第六个......
- 《神宗纪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(一)神宗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,名顼,英宗长子,母亲......
- 《英宗纪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英宗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,名曙,濮安懿王允让第十......
- 《仁宗纪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(一)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,名祯,初名受益,真宗......
- 《真宗纪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(一)真宗应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,名恒,太宗第三个儿......
- 《太宗纪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(一)太宗神功圣德文武皇帝,名炅,初名匡义,后改赐为光义,即皇帝位的第......
- 《太祖纪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(一)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,名匡胤,姓赵氏,涿郡......
- 《《宋史》简介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史》50章 - - 《宋史》元·脱脱等撰《宋史》於元末至正三年(1343年)由丞相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