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古籍 > 宋书 > 50章 > 张邵传

宋书

宋书

《宋书》是一部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。梁沈约撰,含本纪十卷、志三十卷、列传六十卷,共一百卷。今本个别列传有残缺,少数列传是后人用唐高峻《小史》、《南史》所补。八志原排在列传之后,后人移于本纪、列传之间,并把律历志中律与历两部分分割开。《宋书》收录当时的诏令奏议、书札、文章等各种文献较多,保存了原始史料,有利于后代的研究。该书篇幅大,一个重要原因是很注意为豪门士族立传。

宋书章节目录:《50章》 《100章

张邵传

书籍:宋书章节:50章更新时间:2017-02-20

张邵字茂宗,是会稽太守张裕的弟弟。最初张邵当晋朝琅王牙内史王诞的龙骧府功曹。桓玄把王诞转任到广州,亲朋故友都离开了他,只有张邵紧紧追随,流着眼泪送别。当时又是战乱又是饥荒,张邵又给王诞的妻子送粮送衣。

桓玄篡位称帝,张邵的父亲张敞以前当尚书,因为回答桓玄提问有点错误,被降为廷尉卿。到武帝讨伐桓玄,张邵劝张敞向刘裕表示忠心。武帝非常高兴,叫人在张家门边写上命令:“有犯张廷尉的,以军法处置。”后又用张敞为吴郡太守。王谧当扬州刺史,选张邵当主簿。刘毅的官职仅次于刘裕,又爱结交人才,喜好名士,当世名流无不到门下拜访,只有张邵不去。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,他答道:“我们的主公刘裕是改造国家的伟人,何必多问呢?”刘穆之把这事告诉刘裕,高祖更加信任他,转他为太尉参军,兼任长流贼曹。卢循袭击京城,高祖叫张邵守卫南城,当时百姓到河边观望敌人的态势,武帝很奇怪,便问张邵,张邵说:“如果殿下没有从南燕回来,百姓怎么敢观望,今天他们再也不会害怕敌人了。”不久张邵补任州主簿。

张邵一心扑在工作上,精力过人,到武帝杀刘藩时,张邵当时在西州值夜班,当晚他便通告手下官员说;“大军要大规模讨伐,你们各位应该修理好船舶和仓库,到明日清晨办好。”第二天天亮,武帝叫来各省的主簿参军,一下便都到了,很是惊异,问他们为什么来得这么快,那些人回答说:“这是昨夜张主簿叫我们准备好的。”武帝说:“张邵可以说和我同忧共患。”义熙九年(413),刘裕的世子开始建立征虏府,补任张邵为录事参军,转任中军将军,又迁任谘议参军,兼领记室的职务。

十二年(416),武帝北伐,张邵请见武帝说:“人生是很危险而脆弱的,所以应该想远一点,刘穆之如果发生意外,谁能代替他?主公功业到如此地步,如果刘穆之死了的话,事情将会怎么样呢?”武帝说:“这自然要刘穆之和你来处理了。”青州刺史檀祗镇守广陵,当时滁县中有一些亡命之徒汇集,檀祗率兵袭击,刘穆之恐怕因此惹出麻烦,准备派出军队。张邵说:“檀韶占据中游,檀道济为北伐先锋,如果怀疑心暴露出来,恐怕会招致意外,应该先派人慰劳檀祗,观察檀祗的真意。”不久檀祗果然没有妄动。刘穆之去世时,朝中人心浮动,朝臣们都想下诏用司马徐羡之代替刘穆之。张邵说:“朝廷和大府中的事,都请教徐羡之,其余应该向北(刘裕在北)请示然后再定夺。”武帝很赞赏他临事不乱,得大臣体统的风度。十四年(418),武帝想用世子镇守荆州,张邵进谏说:“世子是非同一般的,全国人都看着他,所以不应该处在外藩,我这里要以我的老命请求不要作这个任命。”武帝采纳了这个建议。

文帝当中郎将、荆州刺史时,用张邵当司马,兼任南郡相,府中大小事都由张邵决定。武帝称帝,张邵因是开国大功臣,被封为临沮伯。又分出荆州一部分,设立湘州,以张邵为刺史。并将设立军府,张邵认为长沙是内地,不是用兵的地方,设立军府会妨碍政事,不利朝廷。武帝听从他的意见。谢晦造反,派人送信给张邵,张邵没有拆信,直接派人上交武帝。

元嘉五年(428),张邵转任征虏将军,兼任宁蛮校尉、雍州刺史,加官都督。当初王华和张邵有点间隙,到王华成了朝廷显要人物时,张邵的亲戚朋友为他担心。张邵说:“王子陵(王华字)公正宽容,必然不会因私仇妨碍正经事。”这次雍州刺史的任命,实际正是王华提议的。张邵到襄陽后,建立长长的围岸,修理堤坝塘堰,增加垦田几千顷,本郡百姓因此而变得富足。丹江、淅川二江蛮人多次侵略,张邵诱引蛮人首领,趁大会时杀了他们,并且袭击蛮人部落。张邵既然欺骗了蛮人部落,蛮人到处造反,水陆两路都被截断。他的儿子张敷到襄陽看他,准备回京,蛮子们想乘机抓住张敷。恰遇蠕蠕国派使者朝贡,蛮人以为是张敷,于是抓住了使者,张邵因此事被降为扬烈将军。

江夏王刘义恭镇守江陵,以张邵为抚军长史、持节、南蛮校尉。因为张邵在雍州贪污聚敛,赃款共二百四十万,张邵被抓到廷尉,免除一切官职,削去封爵和食邑。后来又当吴郡太守,在任上去世,死后被恢复封爵,并被谥为简伯。张邵临终之际,遗嘱叫用菜果祭祀他,用苇席为灵车。他的儿子们按他的要求做了。他的三个儿子张敷、张演、张敬都是当时名人。

张邵传相关文章

  • 彭城王刘义康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彭城王刘义康,十二岁时宋朝任命他督豫、司、雍、并四州诸军事、冠......
  • 谢灵运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谢灵运,陈郡陽夏人。祖父谢玄,是晋代的车骑将军。父亲谢王奂,从小便......
  • 王敬弘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王敬弘,琅王牙临沂人。因为他和高祖的名相同,所以以字称呼。曾祖王......
  • 杜骥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杜骥字度世,京兆杜陵人。高祖杜预,晋征南将军。曾祖杜耽,因避难到河......
  • 吉翰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吉翰字休文,冯翊池陽人。始任龙骧将军道怜的参军,随即转任征虏左军......
  • 何承天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何承天,东海郯城人,叔伯祖父何伦,是西晋时右尉将军,何承天五岁时父亲......
  • 裴松之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裴松之字世期,河东闻喜人。父亲裴王圭,做过正员外郎。松之八岁时就......
  • 殷景仁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殷景仁陈郡长平人。曾祖父殷融,晋朝太常。祖父殷茂,散骑常侍、特进......
  • 王华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王华字子陵,琅王牙临沂人,太保王弘叔祖的弟弟。祖父王荟,卫将军、会......
  • 王微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王微字景玄,琅王牙临沂人,太保王弘的侄子。父亲王孺是光禄大夫。王......
  • 羊欣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羊欣字敬元,泰山南城人。父亲羊不疑是桂陽太守。羊欣幼时温和沉静......
  • 江夏文献王刘义恭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文献王刘义恭,年幼时就聪明颖慧,姿容美丽,高祖特别喜欢义恭,其他儿子......
  • 庐陵孝献王刘义真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孝献王刘义真,相貌美丽,神情秀彻。开始被封为桂陽县令,食邑一千户。......
  • 荀伯子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荀伯子,颍川颍陰人。祖父荀羡,骠骑将军;父亲荀猗,秘书郎。伯子幼时十......
  • 范泰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范泰字伯伦,顺陽山陰人。祖父范江是晋朝安北将军,徐州、兖州两州的......
  • 江智渊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江智渊,济陽考城人。湘州刺史江夷的侄子。父亲僧安任太子中庶子。......
  • 何偃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何偃,字仲弘,庐江人。司空何尚之的二儿子。州里征召他为辟议曹从事......
  • 张畅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张畅,字少徽,吴郡吴人。吴兴太守张邵哥哥的儿子。父亲张礻韦,年轻时......
  • 蔡廓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蔡廓字子度,济陽考城人。曾祖父蔡谟,是晋朝的司徒。祖父蔡系,是抚军......
  • 孔琳之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孔琳之字颜琳,会稽山陰人。祖父孔沈是晋朝的丞相掾。父亲孔貵,是光......
  • 徐广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徐广字野民,东莞姑幕人,父亲徐藻,官至都水使者。兄长徐邈,官至太子前......
  • 沈昙庆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沈昙庆,吴兴武康人,是侍中沈怀文的堂兄。父亲沈发,官至员外散骑侍郎......
  • 孔季恭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孔靖字季恭,会稽郡山陰人。名字和高祖的祖父名字相同,所以用字自称......
  • 江夷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江夷字茂远,济陽考城人。祖父江。。,是晋朝的护军将军。父亲江岂攵......
  • 谢方明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谢方明,陈郡陽夏人,是尚书仆射谢景仁的叔祖的孙子。谢方明的祖父谢......
  • 王诞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王诞字茂世,琅王牙临沂人。是太保王弘的堂兄。祖父王恬,官至中军将......
  • 庾悦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庾悦字仲豫,颍川鄢陵人。曾祖庾亮,是晋朝的太尉。祖父庾羲,是晋朝的......
  • 长沙景王刘道怜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长沙景王刘道怜,是高祖的二弟。刚开始当国子监太学生。谢琰当徐州......
  • 垣护之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垣护之字彦宗,略陽桓道人。祖父垣敞,在苻坚的先秦作官,当长乐国郎中......
  • 胡藩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胡藩字道序,豫章南昌人,他祖父胡随,官至散骑常侍。父亲胡仲任,官至治......
  • 蒯恩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蒯恩字道恩,兰陵承县人。刘裕征讨孙恩时,该县征蒯恩为民亻夫,作为乙......
  • 孙处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孙处字季高,会稽永兴人,他的户籍上写的是季高,所以他的字反而通行社......
  • 毛修之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毛修之字敬文,荥陽陽武人。他的祖父毛虎生,伯父毛璩,都是益州刺史。......
  • 孟怀玉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孟怀玉,平昌安丘人。他的高祖孟珩,是晋朝的河南尹。祖父孟渊,官至右......
  • 刘怀肃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刘怀肃,彭城人,是高祖刘裕的姨表兄。他家世世代代都很贫穷,但他亲自......
  • 张邵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张邵字茂宗,是会稽太守张裕的弟弟。最初张邵当晋朝琅王牙内史王诞......
  • 赵伦之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赵伦之字幼成,下邳僮县人,是孝穆皇后的弟弟。少年时父亲早死,家庭贫......
  • 刘粹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刘粹字道冲,沛郡萧县人。他的祖父刘恢,官至持节、监河中军事、征虏......
  • 檀韶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檀韶字令孙,高平郡金乡人。世世代代居住在京口。最初他被任命为本......
  • 谢晦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谢晦字宣明,陈郡陽夏人。他祖父谢朗,是晋朝东陽太守;父亲谢重,是晋朝......
  • 刘穆之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刘穆之,字道和,小字道民,东莞莒地人,汉齐悼惠王刘肥的后人。世代居住......
  • 傅亮传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傅亮字季友,是北地灵州人。高祖傅咸是司录校尉。父亲傅瑗,因学业有......
  • 顺帝本纪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顺帝号准,字仲谋,小字智观,明帝的第三个儿子。泰始五年(469)七月三......
  • 后废帝本纪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废帝号昱,字德融,小时字慧震,明帝的长子。大明七年(463)正月二十日,......
  • 明帝本纪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太宗明皇帝号。。,字休炳,小字荣期,文帝的第十一个儿子。元嘉十六年......
  • 前废帝本纪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前废帝号子业,小字法师,孝武帝长子。元嘉二十六年(449)正月十四日......
  • 孝武帝本纪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世祖孝武皇帝号骏,字休龙,小字道民,文帝的第三个儿子。元嘉七年(430......
  • 文帝本纪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太祖文皇帝号义隆,小时字东儿,武帝的第三个儿子。晋安帝义熙三年(4......
  • 少帝本纪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少帝号义符,字东兵,武帝长子。生母是张夫人。晋义熙二年(406),出生......
  • 武帝本纪》原文翻译 - - 《宋书》50章 - - 武帝本纪(一)宋高祖武皇帝刘裕,字德舆,小名寄奴,彭城县绥舆里人,汉高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