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齐书

《北齐书》,二十四史之一。唐代李百药撰,它虽以记载北朝北齐的历史为主,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,集中反映了东魏、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。到南宋时,五十卷的《北齐书》仅剩一卷帝纪、十六卷列传是李百药的原文;其余各卷,都是后人根据唐代史家李延寿所撰《北史》抄补修成的。《北齐书》成书时原名《齐书》,为区别于南朝梁萧子显所撰的《齐书》,始改称为《北齐书》,而称后者为《南齐书》。《北齐书》共有五十卷,其中本纪八卷和列传四十二卷。《北齐书》成书于贞观十年(636年),经历了三个朝代(北齐、隋、唐)、共六十多年时间。《北齐书》成书前李百药先后于唐太宗贞观元年(627年)和三年(629年)两次奉诏继续完成父撰《齐书》遗稿,并参考了隋朝史家王劭所撰编年体《齐志》。
- 1.《王峻传》 王峻,字峦嵩,灵丘人氏。聪明有才干。高祖请他做相府墨曹参军,因事辞官。数年之后,显祖为仪同开府,推举...
- 2.《徐远传》 徐远,字彦遐,广宁石门人氏。其祖先出自广平。曾祖父定,为云中军将、平朔戍主时,便定居朔地了。远年轻...
- 3.《赵起传》 赵起,字兴洛,广平人氏。父达,幽州录事参军。起性格沉静谨慎而且有才干。义旗建,高祖拜段荣为定州刺史...
- 4.《张耀传》 张耀,字灵光,上谷昌平人氏。父凤,晋州长史。耀年轻时坚贞谨慎,颇通吏事。解褐给事中,转司徒水曹行参军...
- 5.《张亮传》 张亮,字伯德,西河隰城人氏。年轻时有才干,初事尔朱兆,拜平远将军,因功封隰城县伯,食邑五百户。高祖在晋...
- 6.《张纂传》 张纂,字徽纂,代郡平城人氏。父烈,桑乾太守。纂初事尔朱荣,又任尔朱兆都督长史。为兆使者出使到高祖处...
- 7.《杜弼传》 杜弼,字辅玄,中山曲陽人氏,小字辅国。自序说,本是京兆杜陵人氏,弼曾同邢邵扈从到东山,两人一起讨论名理...
- 8.《陈元康传》 陈元康,字长猷,广宗人氏。父终德,魏济陰内史,终于镇南将军、金紫光禄大夫位上。元康贵盛,赠冀州刺史,谥...
- 9.《孙搴传》 孙搴,字彦举,乐安人氏。少时厉志好学,从检校御史迁为国子助教。太保崔光推荐其撰修国史,后又做过行台...
- 10.《崔鸊传》 崔鸊,字长孺,清河东武城人氏。父休,魏七兵尚书,赠仆射。鸊状貌伟丽,举止符合规范,年轻时就有声望,因此被...
- 11.《魏兰根传》 魏兰根,巨鹿下曲陽人氏。父亲伯成,魏太山太守。兰根身高八尺,仪貌俊伟,博览群书,诵《左氏传》、《周易...
- 12.《卢文伟传》 卢文伟,字休族,范陽涿地人氏。为北方豪族。父敞,过继伯父假为儿子。文伟少时为孤儿,有志向,读了很多的...
- 13.《李元忠传》 李元忠,赵郡柏人人氏。曾祖父灵,魏定州刺史、巨鹿公。祖父恢,镇西将军。父显甫,安州刺史。元忠年轻时...
- 14.《封隆之传》 封隆之,字祖裔,小名皮,渤海。。地人氏。父回,魏朝的司空。隆之生性宽厚,有度量。二十岁,为州郡主簿,以奉...
- 15.《高乾传》 高乾,字乾邕,渤海。。地人氏。父翼,字次同,豪侠有风度,被州中人士所尊崇。孝昌末,葛荣在燕、赵诸地作乱...
- 16.《慕容俨传》 慕容俨,字恃德,清都成安人氏,慕容蝅的后代。父叱头,魏南顿太守,身高一丈,腰围九尺。武平初年,追赠为开府...
- 17.《步大汗萨传》 步大汗萨,太安狄那人氏。曾祖荣,仕魏历职金门、化正二郡太守。父居,龙骧将军、领民别将。正光末年,六...
- 18.《叱列平传》 叱列平,字杀鬼,代郡西部地方的人氏,其家世代为酋帅。平有容貌,须髯漂亮,善骑马射箭。袭职第一领民酋长...
- 19.《薛修义传》 薛修义,字公让,河东汾陰人士。曾祖绍,魏七兵尚书、太子太保。祖父寿仁,河东河北二郡太守、秦州刺史、...
- 20.《慕容绍宗传》 慕容绍宗,是慕容晃第四个儿子太原王恪的后代。曾祖腾,投奔魏后,就定居到了代。祖父都,岐州刺史。父远...
- 21.《王则传》 王则,字元轨,自称为太原人氏。少时骁勇果敢,有武艺。早年随叔父魏广平内史老生征战,立有诸多军功。老...
- 22.《宋显传》 宋显,字仲华,敦煌交力谷人氏。性格直率,敢说敢干,而且有才能。初事尔朱荣,为军主,擢为长流参军。永安中...
- 23.《尧雄传》 尧雄,字休武,上党长子人氏。祖父暄,魏司农卿。父荣,员外侍郎。雄少年时勇猛矫健,长于骑马射箭,轻财重义...
- 24.《斛律羌举传》 斛律羌举,太安人氏。其家世代为部落酋长。父谨,魏龙骧将军、武川镇将。羌举年轻时敢说敢干,胆量大。...
- 25.《张琼传》 张琼,字连德,代地人氏。年轻时强壮健康,有武艺,魏朝时从荡寇将军升为朔州征虏府外兵参军。随葛荣作乱...
- 26.《司马子如传》 司马子如,字遵业,河内温地人氏。八世祖模,晋时为司空,南陽王,模长子保,因朝廷动乱出奔凉州,于是就定居到...
- 27.《高隆之传》 高隆之,字延兴,本姓徐,自称本家的郡望是高平金乡。父干,魏朝白水郡郡守。因干被姑父高氏收养,所以就随...
- 28.《孙腾传》 孙腾,字龙雀,咸陽石安人氏。祖通,仕沮渠氏为中书舍人,沮渠氏败,入魏,定居北部边地。腾富贵后,魏赠通使持...
- 29.《斛律光传》 斛律光,字明月,少年时就精通骑马射箭,而以武艺闻名于世。魏末,跟随父亲金西征,周文帝长史莫者晖这时正...
- 30.《斛律金传》 斛律金,字阿六敦,朔州敕勒部人氏。高祖倍侯利,因强壮武勇而扬名塞外,随道武内附,赐爵孟都公。祖父幡地...
- 31.《段韶传》 段韶,字孝先,小名铁伐。少年时善骑会射,有武将之才。因他是武明皇后姊姊的儿子,高祖很是器重,常安排在...
- 32.《段荣传》 段荣,字子茂,姑臧武威人氏。祖父段信,仕沮渠氏,后入魏朝,因豪族身份被迁徙回北方,依然定居在五原郡。父...
- 33.《厍士文传》 厍士文性格孤直,即便是至亲乡邻,也难与交往亲近。在齐,袭封章武郡王,位至领军将军。周武帝灭齐,山东豪...
- 34.《尉景传》 尉景,字士真,善无人氏。秦、汉设置尉侯官,他的祖先有任此职者,因此以尉为姓氏。景性格温和,却颇有豪侠...
- 35.《窦泰传》 窦泰,字世宁,大安捍殊人氏。本是清河观津的后代,祖罗,魏统万镇镇将,因此迁居到了北方边地。父乐,魏末破...
- 36.《高思好传》 高思好原本为浩氏之子,思宗把他当作弟弟抚养,但待他极其刻薄。年少时以善骑能射服事文襄帝。当文宣...
- 37.《清河王高岳传》 清河王高岳,字洪略,高祖从父弟。父高翻,字飞雀,魏朝赠太尉,谥孝宣公。岳幼年孤单贫穷,很少人认识他。长...
- 38.《赵郡王高琛传》 赵郡王高琛,字永宝,高祖的弟弟。少时熟习弓马,有志气。高祖匡正天下,中兴初,授散骑常侍、镇西将军、金...
- 39.《琅邪王高俨传》 琅笽王高俨,字仁威,武成帝第三子。初封东平王,拜开府、侍中、中书监、京畿大都督、领军大将军、领御...
- 40.《安德王高延宗传》 安德王高延宗,文襄帝第五子。母亲陈氏,为广陽王姬。延宗年幼时为文宣帝收养,年十二,还骑在文宣的肚子...
- 41.《上党王高涣传》 上党刚肃王高涣,字敬寿,神武帝第七子。姿容雄俊,洒脱不拘。虽是孩童,就十分自信长大后能领兵打仗。因...
- 42.《神武娄后传》 神武明皇后娄氏,讳昭君,赠司徒内干的女儿。少时聪明,很多豪族大家都想聘娶她,但她没有同意。当看到在...
- 43.《幼主纪》 幼主名恒,后主的长子。母亲穆皇后。幼主武平元年(570)六月生于邺城。这年十月,被立为皇太子。隆化...
- 44.《后主纪》 后主讳名纬,字仁纲,武成皇帝的长子。母为胡皇后。胡梦见坐着玉盆在海上漂荡,太陽钻入裙中,于是怀孕了...
- 45.《武成纪》 世祖武成皇帝讳湛,神武皇帝第九子,孝昭皇帝同母弟。仪表奇伟,神武尤其钟爱。神武安抚荒远之人,便为帝...
- 46.《孝昭纪》 孝昭皇帝演,字延安,神武皇帝第六子,文宣皇帝同母弟。幼时俊伟不凡,早有大志,深受武明皇太后宠爱。魏元...
- 47.《废帝纪》 废帝殷,字正道,文宣皇帝的长子,母亲是李皇后。天保元年(550),立为皇太子,时年六岁。机敏聪慧。初学反...
- 48.《文宣纪》 显祖文宣皇帝讳洋,字子进,高祖第二子,世宗同母弟。帝身体有鳞,两个脚后跟,不喜好游戏,沉着有风度。高祖...
- 49.《文襄纪》 世宗文襄皇帝讳名澄,字子惠,神武的长子,母亲娄太后。幼年聪慧,神武很是看重他。魏中兴元年(531),立为...
- 50.《神武纪》 神武纪(上)齐高祖神武皇帝,姓高名欢,字贺六浑,渤海。。地人氏。其六世祖隐,晋时为玄菟太守。隐生庆,庆...
- 1.《韩凤传》 韩凤,字长鸾,昌黎人氏。父永兴,青州刺史。凤年轻时聪明,有膂力,善骑射。渐渐迁职都督。后主入东宫,年纪...
- 2.《高阿那肱传》 高阿那肱,善无人氏。其父市贵,曾跟随神武起义。那肱为库直,随从神武征战,以功勋擢为武卫将军。那肱善...
- 3.《和士开传》 和士开,字彦通,清都临漳人氏。其祖先是西域的胡商,本姓素和氏。父安,恭敬机敏善于侍奉人,慢慢迁官为中...
- 4.《马嗣明传》 马嗣明,河内人氏。年轻时通晓医术,博览经方,《甲乙》、《素问》、《明堂》、《本草》都可以诵背。为...
- 5.《綦母怀文传》 綦母怀文,不知是何郡人士,用道术侍奉高祖。武定初,官军在邙山同周文交战。是时官军旗帜尽红,西军全黑...
- 6.《皇甫玉传》 皇甫玉,不知是哪里人氏。善相人,常游王侯家。世宗从颍川带着整顿好了的军队回来,显祖跟随在后,玉在道...
- 7.《由吾道荣传》 由吾道荣,琅笽人氏。少时喜好道法,与其志同道合者一起入长白、太山隐居,听讲道术。又在邹、鲁之地游...
- 8.《毕义云传》 毕义云,小字。。儿。年轻时粗鲁豪放,家住兖州北境,故其经常抢劫过往旅人,州郡官吏很是痛恨。年岁增长...
- 9.《宋游道传》 宋游道,广平人氏,其先祖从敦煌迁移来此。父季预,做过渤海太守。游道弱冠随父赴任。父去世时,吏人赠遗...
- 10.《苏琼传》 苏琼,字珍之,武强人氏。父备,仕魏官至卫尉少卿。琼幼年时随父在边地,曾拜访过东荆州刺史曹芝。芝开玩...
- 11.《颜之推传》 颜之推,字介,琅笽临沂人氏。父勰,梁湘东王绎镇西府咨议参军。其家世代钻讨《周官》、《左氏》,之推很...
- 12.《刘逖传》 刘逖,字子长,彭城丛亭里人氏。祖芳,魏太常卿。父有或,金紫光禄大夫。逖年轻时聪敏,喜好弋猎骑射,以行乐...
- 13.《樊逊传》 樊逊,字孝谦,河东北猗氏人。祖琰,父衡,均是平民。不过,衡极讲孝道,父死,负土成坟,种植柏树几十亩,还早晚各...
- 14.《儒林传》 李铉,字宝鼎,渤海南皮人氏。九岁进学,诵读《急就篇》,一个月就通晓了。家境一向贫寒,铉常春夏务农,冬天...
- 15.《封述传》 封述,字君义,渤海艹。。地人氏。父轨,廷尉卿、济州刺史。述有才干,十八岁时为济州征东府铠曹参军。高...
- 16.《阳休之传》 陽休之,字子烈,右北平无终人氏。父固,魏洛陽令,赠太常少卿。休之俊爽有风度,年轻时勤奋好学,喜好词藻,弱...
- 17.《卢叔武传》 卢叔武,范陽涿地人氏,青州刺史文伟之侄。父光宗,有志尚。叔武两位兄长观、仲宣均因文章扬名于洛下。...
- 18.《卢潜传》 卢潜,范陽涿地人氏。祖尚之,魏济州刺史。父文符,通直侍郎。潜容貌魁伟,善于言辞,少年时便有成人的志尚...
- 19.《祖珽传》 祖珽,字孝征,范陽遒县人氏。父莹,魏护军将军。珽神情机警,词藻劲逸,年轻时就有声誉,为当时推崇。起家秘...
- 20.《崔季舒传》 崔季舒,字叔正,博陵安平人氏。父瑜之,魏鸿胪卿。季舒少年时为孤儿。聪明机敏,涉猎经史,长于尺牍,有当世...
- 21.《魏收传》 魏收,字伯起,小字佛助,巨鹿下曲陽人氏。曾祖名缉,祖父名韶。父子建,字敬忠,赠仪同、定州刺史。收年十五...
- 22.《邢邵传》 邢邵,字子才,河间莫阝地人氏,魏太常贞的后代。父虬,魏光禄卿。邵小字吉,年轻时有所避忌,遂不行名。年五...
- 23.《杨忄音传》 杨忄音,字遵彦,小名秦王,弘农华陰人氏。父津,魏时官至司空、侍中。。。孩提时,好像不能说话,但风度深敏...
- 24.《徐之才传》 徐之才,丹陽人氏。父雄,事南齐,官至兰陵太守,因医术高明被江左称道。之才幼而俊发,五岁诵《孝经》,八岁...
- 25.《陆法和传》 陆法和,不知道是何地人氏,隐居江陵百里洲,其衣食居处,与苦行的沙门和尚相同。年岁大的人小的时候就看...
- 26.《王晞传》 王昕弟晞,字叔明,小名沙弥。幼时孝谨,文雅有气度,好学不倦,容仪漂亮,风度翩翩。魏末,随同胞兄东往海隅,与...
- 27.《王昕传》 王昕,字元景,北海剧县人氏。六世祖猛,秦苻坚丞相,定居于华山。。城。父云,在魏朝做官,有声望。年轻时昕...
- 28.《崔昂传》 崔昂,字怀远,博陵安平人氏。祖父挺,魏幽州刺史。昂七岁便成了孤儿。伯父、吏部尚书孝芬曾对亲近的人...
- 29.《高德政传》 高德政,字士贞。渤海艹。。人。父颢,魏沧州刺史。德政幼年时聪慧机敏,有风神仪表。显祖引荐为开府参...
- 30.《崔暹传》 崔暹,字季伦,博陵安平人氏,汉尚书崔宀是的后代,世代为北朝著姓。父穆,州主簿。暹年轻时是书生,避难渤海...
- 31.《元孝友传一》 元孝友,其高祖为魏太武皇帝。临淮王。。无子,孝友袭爵。累迁沧州刺史。孝友为政温和,喜施小惠,虽操行...
- 32.《薛琡传》 薛琡,字昙珍,河南人氏。其先祖为代地人,本姓叱干氏。父豹子,魏徐州刺史。琡形貌魁伟,年轻时因有才干而...
- 33.《王纮传》 王纮,字师罗,太安狄那人氏,为小部酋帅。父基,读过许多书,有智略。初随葛荣反叛,荣授其济北王、宁州刺史...